136.鱼龙白服,略知丝绸施手段(第 4/4 页)
李睿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这方腊不收商税?真是个狠人。
听到小伙计这句话,李睿已经对这青溪县老百姓愿意跟着方腊造反的原因,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目前看起来,这很简单,就是方腊笼络住了这青溪商业。
这青溪由于一直都是商业城市,老百姓本来就是以经商或打工为主,兜里都有两个钱。也就是说着青溪老百姓比较富有,不涉及饿肚子的问题。
不饿肚子,又不自己种粮食,那自然是对女帝推广的土豆和番薯没有什么兴趣。自然就谈不上对女帝的感激。
相反,由于商业的税收比较重,这青溪老百姓更是深受其苦,自然对女帝也没什么好话说。
此时,方腊却免除了这些几乎占了青溪八成人于丝绸相应的税收。那老百姓哪有不对方腊感激涕零的?
当然,想到这些的李睿,并没有放弃通过购买丝绸制品而混进青溪商业圈的意图。
“产品价格低当然好,可是我运的出去吗?”
就在李睿提出这个问题以后,还不等小伙计杨五斤回话,从成衣店的后面转出来一个小老头。接口就回答了李睿的问题:
“放心,贵客,方帅绝对是保护我们生意人的。要不您说的个地方,我们帮您运过去,到地方了您再付尾款。”
李睿微微一点头,嘴里还是很客气的问:
“未请教,这位老先生是?”
“小老儿也姓杨,是这小伙计的家乡长辈,虽然已经五十岁,但也只混到了这间成衣坊的掌柜,贵客叫我杨掌柜就好。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给我说,小老儿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今这个年代,活到五十就已经算是长寿,而活到五十,还能在一间店子做掌柜,这就说明这个杨掌柜一定有过人之处。
否则早就被东家打发回去养老了,天下乌鸦一般黑,作为资本家的东家是绝不会掏钱养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