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53章 乱天下者,居然是他!(第 2/4 页)

    “蔡御史,曹操带到。”

    听到这句话,蔡邕回过神来,将卷宗合上,抬眼看向堂下。

    马谡也缩回脑袋,揉着发酸的脖颈,默默推演起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片刻后,三十四岁的曹操带着枷锁,在衙役的押送下,从门外走了进来。他发鬓散乱,胡须分叉,明亮的双目中透着浓浓的不甘。

    他上了大堂,就着枷锁微微一拱手,望着高坐于堂上的长者蔡邕,一时间唏嘘不已,不知道该说什么。

    蔡邕目视着这位才华横溢的至交小友,半是无奈半是关怀地问道:“孟德,可有辩言乎?”

    曹操呵呵一笑,有些赌气地说:“蔡公何必多问,一切都按照本初的意思定罪就是。今既败于贼寇,我无话可说,请速斩我头!”

    稍微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操深知此次难有生路,只求不连累家小。”

    “唔,那倒不至于。”

    蔡邕略带愧疚地点了点头,在他的理解里,大将军袁绍让作为曹操至交好友的他来主审,一定带着某些暗示。这个暗示就是,袁绍希望曹操活下来。

    于是便说道:“孟德,事情还没到最后一步,伱不妨辩解一二,或有生机也未可知。”

    听见后面这句话,曹操嗤之以鼻。生机?怎么可能有?袁绍让蔡邕来主审摆明了是要他曹某人死啊。

    不但如此,袁绍甚至还要把他的死因归咎到忠厚长者蔡邕身上。

    阴险狠毒!翻脸无情!

    如果这才是袁绍的真正面目,那么他鼓动何进诛杀十常侍,又鼓动何进召唤外兵进京的动机,以及十常侍每次都能“恰巧”得知何进最新动向的内幕,就值得思量一下了。

    嘶~~

    乱天下者,居然是他!

    曹操倒吸一口凉气,瞬间明白了这个原本在五六年后他才会想通的真相――低智的何进被袁绍撺掇着,操控着,一步步葬送了大汉江山。

    看到曹操的反应,马谡从蔡邕背后探出头,给曹操比了个大拇指。

    不得不说,人和人的政治觉悟真的不一样。蔡邕虽然学富五车,却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么深远的层次,他还在纠结着如何救下曹操。而曹操,在即将身死的时候,顿悟了一切阴谋诡计。

    甚至,就连袁绍力排众议把曹操提拔到征西将军一职,都透着别的目的,若曹操赢了西凉军,收复关中,最大的功劳是袁绍的;若曹操不能收复关中,或者失败了,那最大的后果也由曹操承担。

    原时空里,曹操一开始是非常痛恨何进的,曾说出“乱天下者,必何进也”这样的狠话。但在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担任司空之后,曹操却娶了何进的儿媳妇尹氏为妾,还收养尹氏的儿子,也就是何进的亲孙子何晏,并非常宠爱。

    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看到袁绍雄据河北、得青州、吞并州、进逼幽州,威压天下;再加上当时袁术也占据着豫州、淮南、江东(孙策当时还是袁术的属下,197年2月袁术称帝时才宣布脱离关系)等天下最肥沃的地方,让曹操深刻认识到,袁家的人为推动才是大汉快速坍塌的主要原因。

    毕竟,傻子都能看穿召唤外兵进京的弊端,袁绍没理由看不出;更何况,袁绍还亲自带兵杀进皇宫,杀得宫内血流成河,在大汉帝国的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当一个臣子敢于率兵冲进皇宫里大杀特杀的时候,他心里是绝对不会有一丝丝忠君爱国想法的。

    “孟德,你真的不辩解一番吗?”蔡邕望了望曹操,语气里有淡淡的遗憾,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卷宗晃了晃,“那老夫就要秉公处置了。”

    曹操听到他的话,脸色忽然一变。认罪这件事牵扯到朝堂上很多利害关系,连袁绍自己都要回避,这从其让身为御史的蔡邕来审理他就能看得出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不是吧君子也防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大明烟火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万历明君 希腊神话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清要完 冰川天女传 星海王座 嬉游花丛 明末逐鹿天下 全唐诗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