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24章 兵进三路,捉拿幕后黑手(第 2/4 页)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揪出幕后凶手才是关键。

    在马谡遭遇刺杀危机的时候,三支远征军并没有停下扫荡周边的脚步。

    建兴十三年九月,沉寂已久的西域诸国忽然爆发了一场战事。由汉车骑将军司马懿率领的三万汉军千里深入该地区,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占了车师国,俘虏车师国国王,然后昭告西域各国,重建西域都护府,从者生,逆者亡。

    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出奇的顺利,更令季汉朝廷喜出望外的是,这位被俘的车师国国王表现出了极大的投诚之意,主动对季汉表示恭顺。

    一直以“绍继汉室正统”自居的季汉朝廷,对于第一个投诚的西域小国君主自然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宽容。之前,吴国君主孙权就得到了“隆重”的待遇,因此车师国国王也得到了殊遇――只要遣子入长安为质,并每年进贡一定量的西域特产和金银珠宝,从此季汉就罩着车师国了。

    消息传开,西域另外四个大国,鄯善、大宛、乌孙、龟兹,都坐不住了。其中尤其以乌孙和大宛最为震惊。

    说到乌孙和大宛,就不得不提西域都护府。

    西域一带最早于前五世纪左右形成国家,并开始独立发展。至东汉末年时,西域各国相互之间不断兼并,形成了鄯善、车师、龟兹、大宛、乌孙等几个大国并立的局面。

    西域都护府最早自汉宣帝时始置,都护为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西域都护由皇帝亲自任命,三年一替。

    西域都护府下设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军事机构,对各国上层人物封以王、侯、将、相、大夫、都尉等官职,他们均受西域都护府的管辖。

    王莽时期,西域分割为55个小国,其中北道诸国,复受制于匈奴。东汉时期,西域诸国纷纷要求东汉王朝恢复“都护”管辖。南道上的莎车组织力量抗拒匈奴,保护着居留在西域的“故都护吏士妻子千余口”。不久,东汉朝廷立莎车王为汉“西域大都尉”,五十余国都属于莎车统领。尔后莎车、鄯善、车师、焉耆等国又派人到洛阳“请立都护”,东汉光武帝刘秀因“天下初定”,“匈奴未服”而没有允诺。

    东汉明帝时,朝廷开始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又遣班超出使西域,西域遂平。后以西域长史行都护职,翌年设都护。至此。与中原断绝了五十年的西域复通,远至条支诸国,都来与东汉建立关系。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行抵条支,为风浪所阻,“临西海而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班超在任十一年,因老病离开西域。继任都护的不甚称职,引起“西域背叛”。

    延光二年(123年),敦煌太守张珰、尚书陈忠建议重开西域,以“震怖匈奴”。朝廷接纳了他们的意见,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屯驻“柳中”(高昌壁东南)。龟兹、疏勒、于阗、莎车诸国随即来归附,东汉与西域中断了的统辖关系得以恢复,从此,西域一直是东汉的一部分,但乌孙和葱岭以西的大宛便不再归属于汉了。

    直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西域都护府遂废。

    因此,当听到汉军时隔四十五年再次踏入西域地界,最紧张的的就属乌孙和大宛两国。

    两国在接到司马懿通告的第一时间,就把派去的使者给斩杀了,以此表明决不归顺的态度。

    要么来战,要么滚蛋!

    两国自恃地大民多兵勇,向来不把东汉朝廷放在眼里,自延光二年(123年)起,就独立于大汉体系之外。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大明烟火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清要完 嬉游花丛 星海王座 如意小郎君 全唐诗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明末逐鹿天下 三国之暴君颜良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