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9章 命中犯箭(求月票!)(第 1/4 页)

    第69章 命中犯箭(求月票!)

    老实说,马谡丝毫没有拿羌兵当炮灰的意思,对建威城摆出势在必得姿态,目的只是让张郃知难而退,让出建威城,而后双方各安现在的疆界,罢兵休战。

    此举其实是在效仿刘备十年前夺取汉中时的做法。

    那场发生在建安22年(217年)的汉中之战。刘、曹双方足足打了一年零七个月,期间双方互有胜败,反复拉扯。

    正是刘备对汉中势在必得的决心,让曹操深刻意识到,如果不放弃汉中,战争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所以,曹操明智的退了一步。

    纵观古往今来大多数战争,其结果往往都是由敌对双方最高统帅,在意志碰撞之后所决定的。

    谁的意志更坚决,谁就更容易达成战前目的。

    当然,这里的最高统帅指的是一国之主,而非战场主将。

    如西汉灭匈奴之战,是先有了汉武帝决心反击匈奴的意志,之后才有了彻底打残匈奴的结果。

    在这场耗时四十四年的汉匈战争中,将领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汉武帝的意志始终坚决如初。

    于是就有了霍去病、卫青、赵破奴、李广、路博德等名将一个接一个涌现出来,闪耀时代。

    由此可见,国君的意志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此次诸葛亮北伐,蜀中文武百官大多数都不赞成,他们认为诸葛亮以弱蜀伐强魏是穷兵黩武,是逆天而行。

    持有这个观点的还包括后主刘禅。

    所以诸葛亮显得举步维艰。

    马谡从来都不认为,纸面实力强弱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太多,多到不胜枚举,所以蜀弱魏强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甚至无关紧要。

    如果单单以纸面实力判断一场战争的前景,那么此刻占据北方九州的不应该是曹操,而是袁绍。

    曹操能够以弱胜强,蜀汉一样也可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大明烟火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清要完 嬉游花丛 星海王座 如意小郎君 全唐诗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明末逐鹿天下 三国之暴君颜良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