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9章 命中犯箭(求月票!)(第 1/4 页)

    第69章 命中犯箭(求月票!)

    老实说,马谡丝毫没有拿羌兵当炮灰的意思,对建威城摆出势在必得姿态,目的只是让张郃知难而退,让出建威城,而后双方各安现在的疆界,罢兵休战。

    此举其实是在效仿刘备十年前夺取汉中时的做法。

    那场发生在建安22年(217年)的汉中之战。刘、曹双方足足打了一年零七个月,期间双方互有胜败,反复拉扯。

    正是刘备对汉中势在必得的决心,让曹操深刻意识到,如果不放弃汉中,战争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所以,曹操明智的退了一步。

    纵观古往今来大多数战争,其结果往往都是由敌对双方最高统帅,在意志碰撞之后所决定的。

    谁的意志更坚决,谁就更容易达成战前目的。

    当然,这里的最高统帅指的是一国之主,而非战场主将。

    如西汉灭匈奴之战,是先有了汉武帝决心反击匈奴的意志,之后才有了彻底打残匈奴的结果。

    在这场耗时四十四年的汉匈战争中,将领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汉武帝的意志始终坚决如初。

    于是就有了霍去病、卫青、赵破奴、李广、路博德等名将一个接一个涌现出来,闪耀时代。

    由此可见,国君的意志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此次诸葛亮北伐,蜀中文武百官大多数都不赞成,他们认为诸葛亮以弱蜀伐强魏是穷兵黩武,是逆天而行。

    持有这个观点的还包括后主刘禅。

    所以诸葛亮显得举步维艰。

    马谡从来都不认为,纸面实力强弱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太多,多到不胜枚举,所以蜀弱魏强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甚至无关紧要。

    如果单单以纸面实力判断一场战争的前景,那么此刻占据北方九州的不应该是曹操,而是袁绍。

    曹操能够以弱胜强,蜀汉一样也可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