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选址【求推荐,求月票】(第 2/3 页)
县委的办公楼,也就是一栋三层的红瓦水泥楼,让胡翔看着仿佛回到了九十年代。
午饭就直接放在县长的办公室,杨程让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摆了个圆桌,用来招待吕良伟这些领导。
倒也不是杨程想摆在自己的办公室,主要是他们县镇府里连个食堂都没有,唯一看着还像样点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的办公室了,好在他的办公室至少还是够大的。
胡翔跟着吕良伟等人一起,走进了县委的办公楼。
你别说,这县委大楼外面看着破,里面看着就更破了。
看着楼道里年代久远的红砖瓦墙,吕良伟不禁问道:“小杨啊,你们县的财政收入都到哪里去了,这办公楼可是县委的门面,怎么也不稍加修缮一下?”
杨程则苦笑道:“吕书记,不是我们不想修缮,实在是我们这个地方,没有什么财政收入啊。”
“我们安远这块地方,交通不便利,大车子进不来,前面又毗邻长白山脚,飞禽猛兽又多,年轻人大都离开了就不愿意回来,留下的大都是些老弱孩童,不事生产。”
“至于上面拨下来的款项,每年都用在扶困扶贫上了,安远县大几千的人口,分到每户其实都没有多少。”
走到三楼杨程的办公室一看。
一个县长的办公室里,居然连个空调都没有,同样的红砖破墙,墙上挂着的相框看上去仿佛想说整个房间里最贵重的东西了。
别说胡翔这种年轻人感慨,就连吕良伟这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领导,那也是不胜唏嘘。
一个县长的办公室都穷成这样了,也就不难想象这个安远县是有多穷了。
也难怪,希望小学的选址,第一个就被安排到了这里,因为这个地方是真的穷困啊。
杨程自己还说,其实他们这个地方穷,交通不便是一方面,缺乏劳动力,种植的瓜果蔬菜又只能自产自销。
另一方面,像养殖业之类的,在他们这里真的发展不起来,也没办法提供需要的饲料。
县里很多的留守儿童,可能一直就在这个地方厮混到十三五岁,然后就跟着父母一起去外面打工。
也不是这些孩子就不想上学,而是因为县里的条件,实在是造不起一所学校,就算造起来了,老师的工资,日常的教学书籍等,都是要花钱的,又有谁呢能承担呢。
而能让孩子读书,离安远县最近的学校,也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也确实不太现实。
等胡翔他们坐定下来,一盘盘菜也被端了上来。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