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野草韭菜(第 2/3 页)
童远分析道:“徐州一般认为是孙权不会再攻的区域,可是如果与管承夹击,再有人响应朝廷,那就破局了!”
卫觊问道:“要不要与曹操交换情报,以此换得些好处?”
“暂时不用,但这有助于我们看清全局,可在合适的时机与他交换。”
又看向张既,这位,从基层做起处事细致入微,又能统帅大军富庶的寒门士子,一直是童远心中最瞩目的文官。
张既说道:“战略和计策上,我没有什么想法,但是经历过发展雍凉,又统辖并州,我觉得水在那里非常宝贵,而且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他举例说明即使是在北方,能利用河道运输,效率也胜过路上太多。还有地势变化较多,能运用水车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洛阳到关东,水资源丰富许多,蕴含的可能也更大。
童远接道:“这么说,合理运用比如水运,水上增员,甚至可能决河的水攻,可能性会很大。”
他展开洛阳周边地图,详细地势早已被四海商帮以发展商路之余,给摸索清楚了。
大河在洛阳以东水势平缓流量极大,周边人口密集,被开发出了众多农田。
张既精于民政,对大河情况有相当程度了解。
自春秋时期起,为了防范大河泛滥,各国就在大河两岸修筑提防,甚至加高堤防让河水去淹对面。如今河水水位已经不低,对南岸兖州一带存在威胁。
尤其是滋灌兖州还是重要水运通道的汴渠,曾多次因大河水位暴涨,而发生水量过大,决口漫堤的情况。
光武时期,大河与汴渠同时决口,兖州、豫州受灾严重,百姓怨声载道。
五十年前,治河专家王景专门整治大河与汴渠,合理加固提防,将汴渠连接到淮河,如此可卸大河之水于淮河。并且在大河、汴渠提防之上,十里设一水门,必要时可以起到分流作用。
他们并不知晓,在历史上,王景治河后800多年,大河该部分未发生水患,留下“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
童远等人听了暗暗称奇,可也隐隐担心,此举实乃利于千秋,但要是被军事原因破坏那就太可怕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