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孚王修降曹操(第 2/3 页)
曹操说道:“先生在袁家之时,因为出身地位等原因,很晚才被发迹。但是在吾的账下,定能让先生施展才能,施展志向。”
年仅三十有余的文士拜道:“孚日后跟随曹公,定将一身本领施展出来,相比于征讨四方,孚更愿意做劝课农桑之事。”
“好好好。”曹操大喜,一连说出三个好,随后看向王修。
这位青州王别驾名声较大,其治下百姓对孔融的空谈、袁谭的暴戾多有怨言,但是对这位王修总是赞不绝口。
也正因为此人,青州才在多次战争中,仍然保持一定稳定,没有出现袁术、李傕治下大面积人吃人的现象。
他不等曹操先开口,直接说道:“吾虽已投降,但仍忠于袁家。今主公虽然逃遁,然修只愿归乡,等候主公的消息。”
曹操眼神一凝,神色严肃起来。
王修却依旧如故,不论面色还是眼神都毫无俱意。
“先生可知袁谭投向何方了吗?”
“军中生变,谣言四起,所以不知。”
“乌桓蹋顿已经南下西进,屠戮幽州夺渔阳郡大部。袁谭先是背父弃母,今又叛逃乌桓蹋顿,为其带路鲸吞汉土。先生是要忠于这样的人吗?”
王修刷地一下站了起来,脸上震惊神色中带着丝丝质疑。
曹操继续道:“青州饱受战乱破坏,还有海贼山匪未除,先生肯定知道百姓有多艰难。然而,这与胡人大举入侵,劫掠百姓为奴,终究远远不及。”
“如果置之不顾,让蹋顿在幽州站住脚,那整个河北大地无险可守。每个夏秋之季,都会遭遇劫掠。不出十年,河北凋敝无法养大军,蹋顿即可鲸吞河北。并州匈奴再遥相呼应,大汉将会如何?”
王修已经想明白了,脸色非常坚毅地说道:“袁谭竖子!竟然这样背叛河北与大汉,投靠乌桓蹋顿!吾王修绝不坐视,必全力抗击胡人!”
曹操说道:“蹋顿这次入侵规模很大,就烦劳王先生与我同行,担任司空府掾,回来时担任最重要的魏郡太守。”
在场其他众人心中赞叹,曹操对王修确实够好的。看来这王修先后被孔融、袁谭所器重,实乃因为他身上闪光点突出,而非其对新主投怀送抱。
曹操又对王修说道:“其实,吾针对蹋顿早已有所警惕,正面交战定能破之。”
“只是担心乌桓骑兵分散四处破坏,甚至由袁谭联络各地作乱。不知王先生可有应对办法?”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