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公英的汉中行(第 2/4 页)
“与此同时,让匈奴呼厨泉、刘豹到卫觊、黄於、张燕那里增强对曹操的防备,也起到监管起来的作用。”
“其余全无种羌、乌桓那楼、乞伏鲜卑,以及延安河套等各部落,全都向天水、扶风集结。”
“公孙瓒就留在河套不动,防范可能的外部背叛和袭扰。”
徐荣说道:“甚好!这样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后方作乱,在前线看到我军优势必然不会倒向韩遂。”
贾诩则说道:“任何一种办法都有他的风险,不存在什么捷径或者完美无问题的办法。”
“将这些动摇者拉过来,是直面问题,并以优势力量震慑。而将他们远远安排在后方,则需要怀柔,是稳住对方。”
“两者各有各的风险,主公能选择前者是一件好事,但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如果有什么困难,我等一定全力协助。”
童远确实扛下了很大的压力。
将胡人聚拢过来决战,肯定会让他们有点不满,给部落头领一些口实。
当年匈奴单于羌渠就是为大汉打鲜卑、黄巾,而被叛乱杀死的。
童远是个汉人,这些胡人头领叛乱起来更是心安理得。
因此只有将这些部落底层拉住,又对中上层不同成员施以震慑和团结,才能用之而不被反噬。
长期以来,他做得很有成效。
过去不被当做人的胡人底层不仅可以在童远治下生存发展,还能凭借贡献和能力学习文字技能,甚至向上流动。
部落的中上层也有不少热情好客,向往大汉的人,他们也在童远的支持和团结下发展良好。
即使出现叛乱,也不会规模过大,一下子局势失控。
这就是童远敢让他们过来,而不是封官许愿,送钱割地稳住他们,再收买其中精锐过来打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