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徐晃的新大斧(第 2/4 页)
例如打造兵器,寻常铁匠会闭门造车,根据经验和能见到的样式打造,最后符不符合军旅需要很看经验。
而且郡县兵卒买到的手中武器各异,同类兵器长短轻重不一。今日这杆枪磨损,明日换了杆不同长度重量的枪,会发现之前的动作招式配合都要调整。
军屯的作坊就大幅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多是兵卒或者家属,对于需要的样式更为清楚,也会尽心尽力保证武器的质量。
生产出来的武器由于品质高数量有限,在市场中贩卖也能达到寻常铁匠打造武器的五倍以上。
固然有个别人想多卖一些赚钱,而给新西凉军供给差一些的。
但作坊中众多兵将的家属怎么能让这种事发生?
管理各地屯田的卫觊、杜畿、陈端也都在开放市场前仔细检查售卖货物的数量。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扼杀投机倒把偷窃新西凉军物资的机会。
而且一旦发现就处以严厉处罚,轻则逐出屯田,重则见识新西凉军来自西凉军的那一面。
惩罚是必要的,但童远的屯田更多的是奖励与任用结合的激励。
一些打仗能力平平,但很会打造武器铠甲,或者保养军械的屯民脱颖而出。他们很快得到这些物质奖励和职位及荣誉的提升。
他们的家属也能有机会学习识字和技能,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人才发展,建立屯民上升渠道。
这些屯民也是新西凉军最重要的组成和他的政权的支持骨干。
除了寻常工匠,他们也发现了特别优秀的人才。
而这个人才还是童远知道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