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马懿举荐人才(第 2/3 页)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司马懿在年少时就把家学完全吃透,又拜胡昭,胡孔明为师,学习隶书、文学。
一次,司马懿与一个同郡叫周生的人交恶,胡昭听闻,徒步跨越艰险,在崤山、渑池一带追上周生请求放过司马懿。
周生当然不同意,胡昭急切,哭着恳求他,最终打动周生放了司马懿。
司马懿知道胡昭不喜政治,但书法、文采过人,品德高洁,可以专门奉为世人的楷模。
曹操早知道颍川的胡昭,只是此人一直归隐故乡,没有出仕的意愿,只能作为书法、文学的好友。
但司马懿尊重老师,确实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他继续举荐,“还有一人,叫做常林,字伯槐,是河内温县人。他目前在上党躲避乱世,与当地士族交好。”
突然,他的眼中闪烁一丝精光,整个人极具自信地说道:“主公如果愿意破西凉贼,正可以联络常林,一举入主上党。”
“哈哈哈!”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曹操却已经大笑。他心中念到,此子前途不可限量,这个举荐也是战略,目标直指他想要拿下的上党郡啊。
他让人请来同行的荀攸与众人见面,共同商议破贼之策,一应招募人才,不在话下。
……
商讨结束后,张承、张昭留在曹操帐下,而大哥张范拜别两位弟弟,返回河内修武。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停下了脚步。
他微微侧脸,英俊而又不失威严的脸庞让人目不转睛,让人以为他真的会青春永驻一般。
“公先,你那时对袁术说得话还记得吗?”
张承回道:“当然!汉德虽衰,天命未改。”
张范叮咛告诫道:“好,但要记住,虽然司马氏等人与我们都有共同的计划,但两家不是一条路,不要和他们走得太近。”
张承、张昭郑重回道:“明白了,我二人会小心为上。”
另外三个兄弟也在交谈。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