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孙瓒求援(第 2/3 页)
他让去卑、郝昭领兵进入代郡,攻打支持袁绍的鲜于辅,逼迫后者从围攻公孙瓒的大军中,撤回近万人马。
又令郭缊严守太原郡,而王柔带领雁门军北上至平城以北的长城,修补关隘哨所,防备对方游牧骑兵的袭扰。
另一方面,让徐晃、张方大张旗鼓到达太原郡的五台山一带,与张燕成掎角之势,做出支援公孙瓒和南下攻击上党张杨的态势。
逼得袁绍不得不分出数万兵马,让袁谭统一指挥。袁谭处于被动防守,只能让各部分守中山、常山、巨鹿、邺城等各处。
待袁绍各部都已经钉死,童远终于要亮出他真正的计划,扑向最梦寐以求的目标了。
......
可是袁绍不仅不是绝非泛泛之辈,反而是此时天下综合实力最强的诸侯。
并且他已经要打败劲敌公孙瓒了。
建安三年秋,公孙瓒彻底被围困在易京城塞之中。
他走到这一步,少部分是因为袁绍及其盟友的强大,更主要的还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自从兴平二年到建安元年,先后惨败给阎柔、鲜于辅、齐周等刘虞旧部,和名将鞠义与乌桓苏仆延统领的乌桓、鲜卑联军以后,愈发一意孤行,保守畏缩。
他建起了名声大噪的易京城塞,临近易河,甚至有水道直通辽海。他囤积了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足不出户。还非常谨慎、夸张地运行管理,导致亲信、将领愈发疏远。
袁绍看到公孙瓒这个架势,先派人劝说和谈。公孙瓒毫不犹豫地拒绝后,袁绍起大军十万,又联合代郡的刘和、鲜于辅,幽州的阎柔、苏仆延等,围攻公孙瓒。
看似牢固的易京城塞,也需要外围驻守大批军队。其中有部分兵马,被袁绍等分割包围,眼看就要消灭。
公孙瓒拒绝了手下出兵救援被围兵马的建议,坐视外围防线逐步被蚕食干净。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