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国舅董承(第 2/4 页)
这个杜禀一直与贾诩不和,他早就看出来贾诩在西凉军内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杜禀自以为聪明,这次胁迫了右扶风的官吏百姓一同反叛,驻守在槐里。
这两年,李傕再不济也让关中一直处于和平态势,右扶风的百姓、吏员们才不会像这些士族一样思考什么皇权正统、世家边军这些玄而又玄的事情。
士族作乱,就要好好地用他们的部曲、奴仆生事。杜禀为了凑人数,胁迫百姓去达成他们的大义(野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贾诩摇了摇头,他们永远不懂边军、边民,乃至天下百姓想要什么,这样的家伙有点小聪明,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呢?
再加上对方阴谋破败内部不合,马腾、韩遂事先也没有商议好,甚至一开始不告诉韩遂。川兵那边人数较少,而且是劳师远征。这等对手当然不是暂时团结在一起的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的对手。
可惜面前这个憨态可掬的贵人,对于这一切均不知晓,却一点也不想知道,该怎么说呢,是太笨,还是太聪明呢。
贾诩转瞬之间就完成上述分析,可是谁也看不出来他到底思考了什么。他装作没看出来董承为何而来,暗中引出话题道:“国舅大才,想必胜利之后,这天下肯定会重新归于安定。”
董承一拍脑袋,笑着说道:“你看看我,女儿刚嘱托的事都忘记了。现在起了战乱,三辅出现二十几万难民,他们短期内肯定没法种地,没有吃的可怎么办啊?”
贾诩心中恐怕要扶额叹息,这人也太容易路出马脚了吧,一句话就把天子通过董贵人,董贵人又刚见过他,全都说了出来。
这人以后可不能担当重任,估计一个眼神就会暴露心中有鬼,被捉住之后肯定也不知道掩护家人和上级,估计会统统拖下水。
考虑这一点,还是不要和他多说话吧。
“国舅勿忧,待战时平定,百姓返回家乡,一切自然回归安宁。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多做什么,只需给小农一个安全的土壤,他们就会恢复生产。”
董承说道:“文和说的对啊,看来只需要一些时间就好了。”
对什么对啊!春耕都耽误了,壮劳力早被拉去当壮丁、家丁,怎么可能那么简单就恢复。这段内心独白,当然不是出身颇好、不知民事的董承能想得出来的。
贾诩想完之后,觉得这瞎话说出来太假太丢人了。难道跟董承在一起,真的会被带歪了?
不管真话假话还是少说为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