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必须建立的防线(第 2/3 页)
张既和众人的总结就到这里,他安排三县的县尉和军屯、民屯的对应人员记下这几个要点,让他们口头传达,并通过日常交流让众人印象深刻。
童远又补充道:“我会试着每半年开展这种小规模的演习,这样让没有参与的人也能实际操作,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会议结束之后,童远又和张既专门交流。演习中,张既事必躬亲,亲自率人扑向敌军,这肯定是正确的。但如果敌人不是五百人,而是五百前锋,后面还有三千主力呢?
张既当然颇具谋略和计划,但一力降十会,敌人如果太强,那情况恐怕就是为百姓牺牲掉了。
“我认为在我军军势、位置方面可以做些调整。”
张既对此也有思考,“将军的意思是,效仿几百年前的长城御敌这种办法吗?”
童远眼睛一亮,说道:“也是,但也不是。我的想法是在北边山中加强哨所、堡垒的建设,把部分战国时期魏国长城也重新修缮投入使用。争取在山中就把敌人迟滞。”
张既接话道:“如果敌人突破防御,我军也能得到消息,敌人是从哪里突破。这样,一方面像这次一样,遏制敌军,加以驱逐、歼灭。另一方面,封堵缺口,关门打狗。敌人如果少,则争取围歼;敌人若多……”
“则让敌人带不走人口、物资,还必须重新打出一个缺口。”两人完全想到一起了,对答不分你我,无缝对接。
“哈哈哈!”两人开怀大笑,这就叫不谋而合,两人的默契愈发深厚了。
经过商讨,张既会在郃阳与衙县试行,在原有哨所的基础上,建造几座坞堡,并往北再深入十余里,修缮魏长城,安置哨所。
在此基础上,还把山野中的豪强坞堡一并纳入防御体系,建立比之前更紧密的关系。
张既计划将两县北边的几十个屯,每县军屯每月出五屯,轮流进入山中前哨堡垒。这对于战事较少,生产任务并不繁重的军屯士卒来说,压力不大。
不久之后,往来的汉胡商人就看到,一支支武装良好、身材健壮、精神饱满的童远兵马出现在山中各处重要关口、道路。很快就成为北边的热议稀罕事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