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大宋的瑰宝级数学天才(第 1/4 页)
    对一项技术些许的推进有意义吗?值不值得肯定?
    那毋庸置疑的,科技就是一点点向前发展起来的。
    想指望一个人就把技术推动着向前突飞猛进,要么这个人是绝世天才,要么这个人是穿越者或者系统加身。
    但不论哪一种都太虚无缥缈了,赵桓没法靠运气去碰。
    所以推动科技进步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保证每一个人对一项技术哪怕一点点的改进。
    赵桓看着苏黛认真的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由国家来奖评的话,官员一定是选择技术突出,成果重大的内容进行嘉奖。但能评上这一等奖励的人,虽然每年都有,但整体占比实在太少。”
    “最好是有一个寺监,百姓可以自行申请。只要确定这种新发明、新改进,还没有人创造过,国家就给予其保护、嘉奖。”
    苏黛赞同的说道:“如果能哪怕改进一点,其都能终身受益,我想天下人都会热情的投入其中。”
    终身受益。
    赵桓瞬间就想到了一个词,说道:“朕打算将国家专利从商业推广到工业方面。”
    保护专利,这对中原而言,绝不算是陌生的词语。
    尤其是在大宋,不论是盐铁专利还是茶酒专利,都是盛极一时。
    把这方面推广到工业上,就是更接近于后世经典的专利保护了。
    对专利保护这方面,西方人的确是要比中原更加重视。
    第一份专利保护法,在1474年3  月就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公布。
    距离如今也就三百年的时间。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