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如何长高(第 1/3 页)
在中国,太多孩子因为小时候的身高不足,会直接被青训梯队、足校、体校,甚至校队直接淘汰掉。因为国内的氛围决定了,任何一直球队必须注重成绩。
学校得到的扶持资金取决于队伍的胜利,教练的工作合同取决于队伍的胜利,能否招收到学员也取决于球队的胜利。
而大部分家长选择一个球队,只能有一条参考标准,队伍的成绩。
因为中国从来就没有很好的足球氛围,大部分家长是不懂球的,他们无法从教练的水平、教学的内容上来判断俱乐部的好坏,简单粗暴的成绩论就成为主流。
所以一个孩子如果预测身高不到170的话,基本就断绝了职业的道路。中超俱乐部最近10年能打上主力低于170以下的球员不到3个,而日本第一级别联赛有30-40个……
选材方向出现了问题。短时间李桐解决不了,但李桐了解生长激素,他知道怎么治疗。
“别急,他父母的遗传身高是多少,周爸多高,周妈多高?”
“爸爸175,妈妈166。”赵楠查看了下记录数据,没错。
“那妈妈身高可以啊,按简易遗传公式计算。(爸爸+妈妈+13)/2=儿子身高,周思洋理论遗传身高起码有177!”李桐心算了下数据,发现身高的底子比自己想的还要好。
“对呢,我看医生预测的是177±3。”
“那没问题了,遗传的底子在这里,说明他有潜力。”
“第二个问题,周思洋的骨龄是多少?”
“等等啊,我找找。”赵娜连忙在一堆病例数据中查找周思洋的骨龄。“找到了,骨龄较正常年龄偏小,11岁。”
“完美,这说明他有潜力,按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表,假设按骨龄年龄计算他的身高就已经超过173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