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朱高炽:这儿子坑爹不能处【为第一个盟主天醉道人加更!】(第 3/4 页)
    这不是在诋毁太祖皇帝吗?
    朱瞻基一开始也没想到这个,看到傻爹迟迟不写,也是愣了下才反应过来,随即有些尴尬的试探道:“那个,爹,您老,要不我再换一句?”
    朱高炽白了一眼朱瞻基,这还换个锤子,这要是传出去了,指不定别人怎么编排他。
    让一旁的侍从取来清水,将手上的水泥洗净。
    朱瞻基见此,也是跟着洗了一下,水泥这种东西,属于强碱性的物质,虽然接触少许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长时间的触摸还是会对皮肤造成一些伤害的,容易造成脱皮的现象。
    等到手洗干净了,朱高炽这才问道:“这水泥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凝结成石?”
    朱瞻基虽然对水泥有所了解,但是对修路这种大面积的水泥应用却了解的不多,就看向了一旁的周忱。
    他虽然没有安排过周忱去测试这种事情,但是以他的了解,他估计周忱肯定不会遗漏这些事情。
    看到朱瞻基看过来,周忱微微一顿,就拱手道:“回太子殿下,工匠们对水泥有过实验,像如此大范围的使用水泥,一日之后就能凝结,但是并不坚固,若是使用重物碾压极易破碎,而两日后,上面就能开始让行人通过,不会留下印记,三日后即使是一些没有钉马蹄铁的马匹也可以缓慢踩踏而过。”
    “但是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还需等半月有余,其间需要定时的对路面进行保护,防止温度骤降或者暴晒,如此半月后,水泥表面就会坚硬如石,即使以重锤敲打,也是极难破坏。”
    听到周忱的解释,朱高炽脸上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所谓的水泥,他刚刚也是看到过的。
    就是一些沙石,还有烧成的水泥,加入了那么多水,想要干燥,怎么说也得数十天吧?
    但是听周忱的意思仅仅一天就能凝固,让他总觉得有些不靠谱,毕竟就算是晾衣服要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天也是极难晾干的。
    不过他也知道,周忱肯定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诓骗自己,毕竟这种事对周忱也没有什么好处。
    同时,也就是一两日的时间,就能考证的结果,也不可能拿来欺骗他。
    所以问题也就来了,这么潮湿的东西是怎么在一两日间就凝固了的?
    而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如果是用这种东西来修建一条官道了?
    比如说修建一条应天至顺天的官道!
    老爷子要迁都顺天这事儿,是早就定下了的,只不过因为顺天还未修建完成,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他心里其实是并不支持迁都的,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的反对对朱棣来说就像是和尚念经,朱棣半个字估计都听不进去。
    所以迁都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但是如果修建一条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呢?
    老爷子之所以迁都顺天,最大的原因其实不就是为了巩固统治吗?
    顺天是老家,在顺天就如同在自己家里,而且想要北伐也十分方便。
    但是如果修建一条两地之间的水泥路呢?
    两地相距不过两千多里地,往日里虽然也是有官道相连,但是天气晴朗还好说,快马也就两三日的时间。
    下雨天才是问题,道路难行,然而水泥路却没有了这个困难,不仅如此,水泥路更是平整光滑。
    无论是天气如何,如果是快马,肯定不用两三日就能到达两地。
    即使是大军通行,就算是步兵估计也就六七日的时间,就能抵达,要是骑兵的话,说不定只需三四日即可!
    如此一来,两地联系必然紧密,无论是定都顺天,还是定都应天,都是极好的事情。
    朱高炽越想,心里越发觉得这事儿可行,而且他刚刚也算了。
    仪凤门至码头不过四里地,按照朱瞻基和他说的,需要两日时间,再加上提前平整路面这些,最多也就五六日时间。
    五六日时间,修建四里路,还是七丈宽的水泥路,而应天顺天只不过相距两千多里,就算加上一些地方需要开山搭桥,他算下来,估计最多也就一年左右便能建成这条路。
    而如果能够召集更多的工匠,这条路修建的说不定还会更快。
    同时他也知道现在的朝廷可不缺钱,加上水泥成本并不高,如此一来此事更是可行。
    想到这些,朱高炽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激动,然后看向周忱直接问道:
    “我且问你,如果修建一条自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此事可行?”
    “这个………”
    周忱被朱高炽问的一愣,修建官道的事情他一早也是给朱瞻基提议过的。
    只不过朱瞻基要求先修建应天,因此这事儿他也就压在了心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