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零九章:新的锦衣卫指挥使!!!(第 2/4 页)

    “太孙殿下此切音之法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区区六十三个音节,却是包罗万象,《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训纂篇》《千字文》《三字经》《兔园策》等等文章,所有字数加起来,何止数十万,自古以来出现的汉字可以说数之不尽,就连臣也是不敢说能全部认出来,但是如果有了这切音之法,即使是从未见过之字,哪怕是幼童,只要学会了这切音之法,亦能准确念出其读音。”

    “如此一来,后世之学,必然省费十数载光阴,将此光阴专攻于四书五经,如此不出数载,我大明文人数量必然陡增,届时科举所取者也将如同过江之鲫般,人才芸芸,如此方不负盛世之名,太孙殿下也必然名垂千古!”

    如果朱棣在这里,这会儿一定会感慨一句,读书人夸起人来,就是花样多多。

    不过朱瞻基脸色却很平静,汉语拼音对于识字的作用,他自然不用解缙来解释什么。

    这东西出现后,给后世带来多大的方便,就单单从后世那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就可以看出一二了。

    汉字被后世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汉语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不是汉语拼音的出现,就算是天才也基本都不可能在短短一两年内,就学会到足够的文字。

    基本上想要认识足够的文字,不花费数年,甚至是十数年的功夫基本都是不可能的。

    更不要说再学其他的功课了,就是识字一项功课,就足以让无数人倒在这个门槛上。

    可以说,后世每年能有那么多大学生涌现,汉语拼音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一些人或许不觉得这有什么,甚至因为汉字的复杂,汉语的难学,感到有些骄傲。

    但是如果没有汉语拼音的出现,汉字说不定已经被淘汰,被放弃使用也不一定。

    这绝对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历史上废除汉字的呼声可并不小。

    所以说朱瞻基对于解缙拍的马屁并不怎么感冒,他可没忘记这货刚刚给他秀文化的样子。

    要不是这货脑子里的知识,确实不容浪费了。

    他觉得自己都应该主动提醒一下自己那位现在满脑子北伐的爷爷,不能光顾着打仗,就把这位解学士给忘记了。

    想到这儿,朱瞻基就瞥了一眼脸上还带着恭维表情的解缙,吩咐道:

    “汉语拼音的事情我已经给你讲解的差不多了,你接下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我讲给你的这些全部记录下来,循序渐进,按照由简入难的顺序,然后整理成册,专门用于教导启蒙识字之用。”

    “臣领旨!”

    听到朱瞻基让自己负责整理汉语拼音一事,解缙脸上露出几分兴奋的表情。

    这东西虽然是眼前的这位太孙殿下弄出来的,但是如果将来是由他整理出来的,他的名字也必然可以顺带着随着汉语拼音的流传,从而青史留名。

    这对于他一个文人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朱瞻基没有理会解缙满脸的兴奋,微微顿了一下又道: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打算编写一本字典,你被称为三百年来读书最多的人,想必知道的汉字也是极多的,所以我希望你最好可以将古今以来所有的汉字全部都记录下来,编写成一部字典,以六十三个汉语拼音或者如同《说文解字》一般,以偏旁部首为目录依据,可以轻易的根据这些查询到每个汉字所在的字典页数,并且对每个汉字进行正确的注解,释义!”

    《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古文、异体等)1163个,共10516字。

    朱瞻基既然弄出了汉语拼音,自然也不会忘记字典。

    毕竟字典这个东西重要性他还是十分了解的,可以说是每个学生都人手必备的一本的东西了。

    无论是找字,还是查字,对于辅助识字来说,字典的作用几乎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沉溺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1717新美洲帝国 折尽春风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世子妃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