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夏原吉,蹇义,杨士奇都是小人!!!(第 2/4 页)
也不管其他的人反应,自顾自的就把信封拆开了,然后拿起信纸扬了扬,笑道:“朕倒是要看看这小子写了写什么!”
说着话,信纸已经铺开,第一句话顿时映入眼帘,朱棣也不管,直接就念了起来:
“孙朱瞻基跪禀皇爷爷万福金安:
自十一月初二在应天拜送爷爷,已半月有余。
孙等平安如常,谨悉父母大人康强,家中老幼平安,诸弟读书发奋,
孙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图强为主。”
………
“嗯,不错,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图强为主!”
朱棣一边走,一边念,念到觉得写的不错的地方,就忍不住笑着夸奖了起来。
一旁的几个侯爷伯爷,看到朱棣笑,那也是跟着笑,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朱棣笑个啥,但是笑总归是不会错的。
这边夸赞完了,朱棣又继续像是朗读课本一样念道:“今年纪纲死,国贼已除,所得甚多,户部之夏原吉笑不拢嘴,人皆羡之,可谓极盛!”
“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孙不慎烦扰,随与户部商讨新盐一事,幸有所得,十一月得利甚多,倍于纪纲者,孙不敢私藏,随与原吉者议,献白银七千二百………二百……咳咳……于内帑,”
朱棣念着念着突然有些念不出来了,好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主了喉咙一样。
目瞪口呆的看着信纸上的那个数字。
一旁的几个侯爷伯爷,也是面面相觑,
白银七千二百?
新盐获利只有这么一点吗?
这也能叫甚多?
还倍于纪纲者?
有人好奇,忍不住问道:“皇上,这新盐获利也不多啊,居然才获利七千二百两?太孙殿下为什么会说获利甚多?还倍于纪纲者?纪纲可是白银六千万两啊,难不成是七千二百万………嘶……”
这人说完,也是猛的反应过来,立即闭上了嘴巴,讪讪的退了回去。
朱棣:“………”
深深看了一眼开口的人,朱棣想了想,看向一旁的督粮官问道:“朕听你刚刚所言,新盐可是五十文一斤?”
督粮官听到朱棣口中的七千二也是心里微微吃了一惊,听到朱棣问,就连忙点点头道:“回皇上,新盐确实五十文一斤,不过……”
朱棣眼睛一眯,淡淡问道:“不过什么?”
督粮官感觉背后有些冒汗,但也不敢隐瞒就道:“不过据说户部新盐有两种,一种黄盐五十文,一种雪花盐户部卖给盐商时便是十两银子一斤。”
“雪花盐?是刚刚那种?”
朱棣皱眉,督粮官点头。
“既然雪花盐十两银子一斤?缘何户部会送此盐至军中?难不成送错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