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基金会(第 3/4 页)
“捐五百万美元。”
“太多了!捐一百万已经足够!”
前世有很多大陆富豪,热衷向北美高校捐款,而且捐赠的金额往往能大到让人瞠目结舌,捐赠千万美金都是起步,上亿美元都不算反常。
前世丁贤看到这种新闻,总是会愤愤不平,明明是东方人,为什么要跑到西方献钱邀功呢?
现在丁贤做了豪富,他已经开始理解这些富豪的行为,富豪们把大额财富捐到北美大学,就是为了给私人资产找一个避风港。
在富豪们看来,西方的律法环境,对他们巨额财富的保护力更加严密与安全。
当然肯定会有人反驳,每逢东西方发生矛盾冲突时,只要富豪们身上携带了东方人基因,财富就一定会被西方给充公。
但是,富豪们通过对世界局势的评估,他们一致断定,财富放在西方的风险要小于放在东方。
也就是说,富豪们的财富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都有被掠夺的危险,但是瘸子里挑将军,还是选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放比较稳妥。
这也是东方富豪们热衷向北美高校捐款的本质。
他们是盲目做冤大头,他们是傻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喽。
孟月桢见丁贤不同意捐款数额,劝说:“这笔钱是为了给阿姍的未来铺路,她将来要在北美经商生活,需要在教育上做慈善,这是为了她的社会声誉着想。”
丁贤道:“她想要声誉,没有问题,等她将来赚了钱,让她使用自己的钱去捐款。”
停顿一下,丁贤又嘀咕:“你现在去哥伦比亚大学捐款,捐的是我的钱!你是拿儿子去补贴闺女!”
孟月桢瞧了他一眼,问他:“78年咱们家成立慈善基金会以后,优先对教育业进行捐赠,大陆捐了几千万,本埠大学也捐了几千万,你给葡萄牙的母校也捐了很多钱,怎么北美教育就不能捐了?”
丁贤一时没有找到解释的借口。
孟月桢继续追问:“华记旗下产品的利润,一大半都来自北美市场,即使我们从最基础的经营角度去考虑,也应该对北美进行大额募捐,北美市场让我们赚了大钱,我们却做铁公鸡,不愿意回馈当地社会,这讲的通吗?”
确实讲不通。
北美市场造就了华记的金字招牌,华记理应给予回报,将心比心嘛。
丁贤回答:“我不是不愿意回馈,而是我认为回馈的方向应该多元化,孤儿院、老人院、疯人院,这些都是我们做慈善的地方,不需要对北美大学区别对待,稍微给一点资金就可以,不用大额捐赠。”
丁贤为了经营考虑,愿意对北美进行全方位的慈善活动,但他会把慈善基金分散开,绝对不会对北美教育无节制的撒钱。
孟月桢听了他的话,并没有强求什么:“那好吧,既然你不愿意捐五百万,那咱们就捐一百万。”
做生意做到丁家这样的程度,他们从事慈善活动的目的已经不单纯。
像是孟月桢提议去哥伦比亚大学捐赠,她的出发点是为了闺女丁姗的社会美誉度,以及未来丁姗在北美的社会地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