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家族办公室(第 3/4 页)
因为石油危机仍在爆发当中,国际上的公共关系专家们都在预测,亚洲西边的产油区会爆发战火,到时油价极可能会继续上涨,如果丁贤等到明年再撤资,他本金至少能够翻增三倍以上。
但是为了收购中华电力,丁贤果断抽资回港,他目前盈利了二十多亿港币,已经非常满意这次的金融市场投资。
除了丁贤的本金外,包玉港与李嘉成最先认购的一千万港币,这笔钱也翻增到2.76倍。
后来石油危机出现苗头后,包玉港与李嘉成又追加了九千万港币,但这两笔投资的浮盈相当少,他们两人先后认购的2亿港币,本金最终翻增到1.81倍,达到3.6亿港币。
虽然郑雨彤认购的1亿港币也搭上了末班车,但本金盈利只有百分之二十,达到1.2亿港币。
这次黑石基金投资原油期货,丁贤、包玉港、李嘉成、郑雨彤四人投资的17.8亿港币,最终变成了45.6亿港币。
最近几个月内,黑石基金又陆续增加三批客户,注资了十五亿港币,这导致黑石基金的本金加盈利,总额已经达到60.6亿港币。
丁贤已经决定让黑石基金前往东洋投资,这60.6亿港币将来陆续都要进入东洋金融市场,东洋股市、债券、外汇,黑石基金都有可能涉足,但丁贤不会为了寻找商机,主动挑起金融战。
前世资本大鳄索罗斯为了投资回报率,挑起多场货币战,黑石基金绝对不会这么激进,况且黑石基金是海外游资,背后没有北美官方撑场,并不具备狙击货币的条件。
即使发生经济危机,黑石基金的抄底也会适可而止,平常时期的投资会更加低调与稳健。
丁贤对东洋规划的投资期限是三年,这三年的回报率加起来也比不上原油期货,这次投资原油是抓住了经济危机的稀有机会,利润才能如此可观。
反正只要不遇上类似的危机事件,每年收益率达到本金的10%——20%,这已经属于是相当可观的投资回报率了。
等丁贤把黑石基金的财务文件看完,交待胡慕芳:“黑石基金的资产已经膨胀到十亿美金以上,你要尽快招募新的操盘手,华人优先,如果在华人圈里找不到合适精英,条件可以放宽到其它地区。”
胡慕芳面有愧色,当初她是被孟月桢亲自引荐到丁贤身边,不管丁贤还是孟月桢都对她寄予厚望,让她管理几十亿港币的投资事务。
但她能力有限,已经承担不起这个重任。
其实深究到底,她这次从黑石基金卸任,主要是专业不对口。
她能力在同龄人当中已经非常厉害,随便换任何一个岗位,哪怕是华记黄埔与暴雪的ceo职务,她都有自信可以管理妥当。
而黑石基金对金融方面要求太严,假如没有搞金融的天赋,再厉害的管理者也适应不了这个岗位。
况且丁贤的身家增长又太过惊骇,仅仅一年时间,黑石基金的总资产就膨胀了三四倍,即使是金融专家,面对这种增幅也会感到疲于应对。
鉴于这多种因素,丁贤并没有因为胡慕芳的主动卸任而弃用她。
其实这种事情,丁贤作为老板,原本就应该知人善任,胡慕芳是搞法律的专家,应该把她放在更合适的岗位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