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重磅新闻(第 3/4 页)
同一时间,新鸿基三剑客郭德胜、李垗基、冯景禧也在相聚喝早茶。
郭德胜拿起今天刚刚出炉的《明报》,扫了一眼头版头条,写的是:
“置地换购九龙仓,究竟意欲何为?”
标题下面,长篇大论分析了怡和、置地、九龙仓、牛奶公司的前尘过往。
怡和集团成立于1832年,历史一百五十年。
1889年的时候,怡和集团为了发展地产业,专门成立了子公司置地地产,从这个时候开始,怡和与置地就是财团里的双子星,按照董事会一个世纪的传承规矩,怡和大班必须兼任置地大班,所以两家董事会其实是同一套领导层。
同时期,怡和系凯瑟克家族联合英格兰人保罗·遮打,合资创立九龙仓公司,保罗·遮打又联合苏格兰人翠克·曼森创立牛奶公司。
1926年, 保罗·遮打去世后,怡和系把九龙仓全权收归旗下,因为怡和系没有参与创建牛奶公司,并未取得牛奶公司控制权。
经过半个世纪的动荡, 牛奶公司股东屡屡更换, 随着华人新贵周锡年崛起,趁势购入牛奶公司,可惜好景不长,1972年惨遭并购。
四间公司的渊源就是如此。
置地、九龙仓、牛奶公司,全部是怡和集团旗下子公司,怡和大班有权力调用所有公司的股份与资金。
1972年怡和系对牛奶公司发起恶意狙击,他们采用的收购方式很奇特。
以两股市价188块港币的置地股票,收购一股市价135块的牛奶股票,以股换股,没有动用任何现金。
在一个月的要约内,怡和系总共换到了90%牛奶股票,等到要约期结束,牛奶公司直接退市。
置地公司是香江规模最大的地产公司,储备有数量最多的地皮,而且地皮主要集中在寸金寸土的中环商业区,它们市值是地产股中的老一,媒体戏称它们为‘香江地王’,绝非空口吹嘘。
它们的年利润是地产股中的冠军,小股东与投资者喜欢它们的股票,这也是它们能通过‘以股换股’,成功收购牛奶公司的原因。
今次为了防止丁贤与李嘉成偷窥九龙仓,怡和系故技重施,再次调用置地股票,使用换股方式去回购九龙仓股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