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香江偶像(第 3/4 页)
徐客在美国读书时经常看漫画。
丁贤又问他:“除了发售电影改编权,华纳有没有进行过游戏授权?”
徐客顿时一阵汗颜,他只懂漫画,并不清楚游戏。
心想与老板谈话真是有压力,一问三不知,早知道刚才就不胡乱插话了。
他硬着头皮讲:“电子游戏是新兴行业,在美国兴起好像只有几年时间,华纳应该没有卖过游戏版权。”
丁贤点起头,认同了这个看法。
吴正远又在旁边说:“丁生,我在华纳总部开会的时候,听到过一个情况,去年我们总部大boss史蒂夫.罗斯先生,曾经有意向收购雅达利游戏公司,当他得知你已经展开与雅达利的收购谈判时,他又放弃了收购计划。”
在商界里边,并非只有丁贤一个人认为,漫画是开发游戏的最佳辅助。
华纳总裁史蒂夫.罗斯其实也抱有相同的考量、拥有同样的商业嗅觉,只不过史蒂夫.罗斯并没有成熟的战略规划而已。
史蒂夫.罗斯是凭借他的经商经验,预感到电子游戏在未来能够发展成为巨无霸产业,并且可以与漫画有效结合。
但史蒂夫.罗斯并不是丁贤这样的穿越者,他预感归预感,却也担心自己预感失误,万一电子游戏藏有巨大风险,那他冒险投资会拖累华纳母公司。
因此去年丁贤收购雅达利时,史蒂夫.罗斯选择了退出,当时他刚刚与丁贤化解了矛盾、达成《霹雳舞2》的合资,他不想节外生枝再去触怒丁贤。
他的打算是静观其变,先看看丁贤收购雅达利后,能否造成电子游戏行业的繁荣,如果丁贤失败,那他就彻底放弃游戏,假如丁贤成功,他再介入也不迟,丁贤愿意与东洋南梦宫合作,他相信丁贤也不会拒绝华纳。
这就是去年丁贤收购雅达利时,华纳总裁史蒂夫.罗斯的全盘考虑。
丁贤非常清楚,前世华纳才是雅达利的正牌买主,他是截胡者。
丁贤原本就好奇,去年收购雅达利期间,华纳为什么按兵不动?经过吴正远的解释,丁贤才隐约明白了其中缘故。
丁贤觉得华纳不会放弃游戏,可能很快就会主动找上门,与他洽谈合作。
今年除了《星球大战》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人猿星球》外,丁贤并没有计划再购买任何影视或者漫画的游戏版权。
即使与华纳在游戏上合作,也会推后一段时间。
丁贤与华纳合资制作了《霹雳舞2》,将来还会制作《霹雳舞3》,以及歌舞电影《火爆浪子》。
在这些电影上映之前,丁贤拒绝华纳都没有关系。
在询问了dc漫画后,丁贤又向徐客与吴正远打听了漫威公司的情况。
早在1968年,漫威就被一家名为卡当斯实业公司的美国企业收购,当时花费了一千五百万美元。
但卡当斯实业公司并没有带领漫威走向辉煌,八十年代他们把漫威再度卖掉,卖给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当时的售价连五千万美元都不到。
事实上美国的漫画产业,需要等到二十一世纪,大量开发电影项目后,才能进入真正的创富黄金期。
在这之前,这个行业的利润都不算高。
漫威公司甚至在八九十年代几经亏损,多次面临破产危机,不得不廉价发卖旗下漫威角色版权,来回笼资金营救公司。
前世《蜘蛛侠》版权被索尼占为己有,x战警成为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版权人物,原因都出在目前的经营不善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