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硝烟弥漫(第 2/4 页)
李嘉成指出:“73年股灾过后,城中楼市复苏,九仓也随众大举开发地产,但他们兴建的楼宇基本都用于出租,导致资金回笼十分缓慢,收入极低,为了维持经营,他们甚至滥发债券,马上就要入不敷出,这也是九仓股价一直疲软、常年低迷的原因。”
他的分析一针见血。
那么,什么样的管理才是科学的呢?
李嘉成自己的长实就是科学管理的代表。
去年李嘉成从太古集团手上购买北角的西湖地盘,工程只用一年就全部竣工,一千余套高档住宅单位全部卖空,让他获利1.3亿港币。
今年年初李嘉成成功夺标,地铁中环站物业发展权,同样是使用一年就开发完成,前世他在中环建设的环球大厦,总值5.9亿港币的物业,仅仅使用八个小时就全部售罄。
地铁中环站的物业投标,总共吸引了三十余家财团竞争,李嘉成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设计的标书,回笼资金的速度最快。
而九龙仓的股价萎靡,根源就出在资金的流动上,九龙仓管理层没有科学利用旗下的庞大资产。
如果换一个类似李嘉成这样的ceo,只需要一两年时间,九龙仓股价就能轻松提振上去。
丁贤听了李嘉成的看法,问道:“你对九龙仓这么了解,肯定是做过深入调查,难道你有收购的兴趣吗?”
李嘉成直言不讳:“任何一个有奋进目标的商人,若有机会入主九龙仓,想必都会努力抓住,我也不例外。”
他又话锋一转:“只是我财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应该吧。”
丁贤觉得他是谦虚,他没有那么穷:“怡和作为大股东,对九龙仓的持股量只有20%,这是非常危险的控股比例,如果你发起突袭收购,成功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丁贤在怂恿李嘉成去勇敢冲锋。
李嘉成轻轻摇头:“怡和常年维持20%的控股比例,始终不增持,显然是对九龙仓的净资产有过全面评估,无论谁发起突袭,股价都会没有上限的疯涨,目前的香江商界,如果说谁的财力能够应付这支股的上涨幅度,恐怕只有丁生你了。”
他也在隐晦劝说丁贤,入场并购九仓。
谷猹</span> 他早就秘密持股了这间公司,目前的控股量接近5%,是否应该举牌,他会紧跟丁贤的步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