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码头开业(第 2/3 页)
“这又是为什么?”
吕智和眺望港口边上密集的货柜轮船:“港口这么繁忙,每天需要装卸的货柜有上万个,四座码头恐怕处理不过来。”
“九龙仓早就做了申请,他们拿到了5号码头建设权。”
丁贤觉得九龙仓的行动真是快,4号码头还未落成的时候,5号已经开始规划。
吕智和不解问:“即使九龙仓捷足先登,应该也不影响你与包生吧?你们手上都有码头地皮,完全可以兴建6号与7号,这是为了繁荣香江航运业,港府为什么要拒绝你们呢?”
其实不是港府拒绝,而是丁贤与包玉港得知九龙仓拿到5号码头建设权后,两人都不约而同撤回了申请。
73年全球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航运业出现大萧条,丁贤是穿越者,他知道萧条期会持续到78年。
这期间全球集装箱货运业务不会增长太多,香江葵青港兴建的五座码头,足以应付世界各地中转到港的货柜业务,继续兴建码头的话,就没有多少货柜可以处理了。
那么,等78年危机过去后,能不能扩大码头业务呢?
同样不太适宜。
因为78年后,紧接着会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这次危机会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
也就是说,全球造船业与航运业在今后十年内都会停滞,丁贤是依靠前世记忆未卜先知。
包玉港是依靠自己的丰富经验与洞察力,精准预知出来的,所以他忍痛发卖旗下船队,做出了减舱登陆的战略决策。
今后十年内,香江所谓的船业大亨们,赵从衍、许士勋、还有东方海外的董生,无一例外都在航运业亏出了血本,债台高筑,被逼到廉价发卖祖业,亏到几乎破产。
唯独包玉港平安度过危机。
这位包玉港先生不愧是香江首富,他是真厉害,现在才1976年,他就开始给登陆做准备。
丁贤手上拥有葵青港的码头地皮,但他需要缓上几年,等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石油危机过去,大陆持续开放,全球航运业迎来大爆发的时候,他会一口气把6号、7号、8号码头全部兴建完毕。
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丁贤暂时只运营4号码头就可以了。
这些内情他并不会对外人透露分毫。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