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道亨银行(第 2/4 页)
一家人分作两路。
丁贤先让司机把丁兆廉送去佐敦的堂姐家里,然后才赶往观塘区的电子工厂。
行车途中。
丁贤向孟月桢打听起家族旧事。
“老妈,我们家与道亨银行到底是什么渊源呀?”
这件事丁贤以前没有问过。
孟月桢也不曾主动讲。
此刻丁贤忽然提起。
孟月桢就从头说:“道亨银行的创始人叫董中维,最初的总部是在大陆,早在三十年代已经创立,当时都叫‘银号’,还不叫银行,后来发生战乱,大陆没法做生意,总部就迁到香江,但在四十年代时,香江也不安全,总部又迁往了澳门。”
整个战乱期间,澳门在葡萄牙人老罗宝的周旋下,并没有遭遇战火,因此成了很多企业的避难所。
道亨银行入澳后,为了经营便利,引入一位当地股东,就是孟月桢的父亲孟云松。
丁贤外公孟云松成为道亨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等战乱结束,道亨银行总部重新迁回香江,澳门支行交由丁贤外公打理。
“咱们与董家合作二十几年,一直相安无事,结果在1965年时遇上挤兑风波,那一年华资银行损失惨重,很多都易了主。”
1965年的挤兑事件是香江爆发的第一次银行危机,华资领头羊恒生银行就是在这一年被迫卖给了英资的汇丰银行。
丁贤对这次事件略有耳闻:“道亨银行也是在这一年易主的?”
孟月桢摇头:“道亨银行撑过了这次危机,但董中维为了保住银行,引入了第三位股东,就是英资的格林德利银行,董中维卖给格林德利两成股权,70年董中维去世后,董家把剩余五成股权全部卖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