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上)(第 1/ 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乃南宋辛弃疾所作。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创制飞虎军以弹压湖湘。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三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宋室江山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

    这首词作于一一八八年,气势恢弘,慷慨激昂,构思奇特,结构奇变。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弃疾和陈亮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一一八八年,辛弃疾和陈亮两人鹅湖相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辛弃疾写于鹅湖之会,和陈亮分手之后,书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书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辛弃疾和陈亮也许没有想到,在他们之后的七百四十多年,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救国第一线,前赴后继,不惜殒身碎首,以死抗击侵略者。

    哈尔滨是一个世界闻名的神奇世界,虽然已经是立春时节,却依然玉砌翠琢,银妆素裹,晶莹剔透,溢光流彩。但是,哈尔滨这一年的立春却要比以往更加寒冷。天越来越暗,不知什么时候,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轻轻地飘扬,然后越下越大,一阵紧似一阵。继而,一团团一簇簇的雪飞落下来,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民间素有“冬至落雨星不明,立春下雪步难行”的谚语,看起来,哈尔滨的春天是个多雨的季节了。

    哈尔滨火车站俗称“老站”。站前的三公街上,平时人来车往,熙熙攘攘。这里纯粹不是中国味儿,街上满眼都是大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尤其是走着的、坐车的洋女人比哪儿似乎都要多些。据《哈尔滨特别市市政报告书》统计,哈尔滨那时的人口只有三十四万,而来自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侨民就有十四万。其中,尤以白俄和犹太人居多。三公街上,也就不乏俄罗斯著名画家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的名画《无名女郎》中穿貂戴金那样的高冷女郎了。放眼望去,满眼金发碧眼的“玛达姆”,绝对是贼啦养眼。

    哈尔滨原本不过是松花江边的一个小渔村,直到中东铁路建设局勘探到此,才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就是说,哈尔滨这座城市因修建中东铁路而兴。火车站前的“三公街”,最初叫做“车站街”,又改称“霍尔瓦特大街”,小日本鬼子侵占哈尔滨之后,这条街才被汉奸改为“三公街”。“三公街”这个名字充满了殖民地色彩,是对哈尔滨人民以及全体中国人民最大的侮辱。这里的“三公”分别指的是小日本鬼子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小日本鬼子的师团长多门二郎,以及投降小日本鬼子的大汉奸张景惠。战犯和汉奸被称为“公”,真的可以说是对当时现实的最佳讽刺。在新中国成立时,为庆祝哈尔滨解放并由此回到中国人民自己的手中,这条对于哈尔滨人民意义非凡的大街,才被改名为现今的红军街。

    突如其来的鹅毛大雪,显然让行人有点猝不及防,人们纷纷一呲一滑的加快了脚步,艰难的跋涉着,向家中赶去。肆虐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凛冽的寒风一阵一阵地吹过。路上都是缩着脖子,拉紧了衣服的领口急匆匆地的行人,空气中到处膨胀着寒冷和干燥。“老站”前,没有揽到生意的马车、人力车纷纷散去,只有一些汽车还在大雪纷飞中傻了吧唧的停在那里。乱糟糟的车流中,两辆人力车逆流而行,顶风冒雪,向老站奔去。

    前面拉车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精壮的小伙子,他浓眉大眼,头戴狗皮帽子,身穿露出雪白的棉花,破了好几个口子的黑棉袄,和一条油渍麻花、系腿儿的黑棉裤,脚蹬一双“棉靰鞡”,把人力车拉得飞快。人力车上坐着一个头戴黑色牛皮鸭舌帽、身穿黑色牛皮夹克的人。也许是冷的缘故,这人把皮夹克的领子立了起来,用戴黑色羊皮手套的左手掐住,遮住了半啦脸,看不清长相。后面拉车的拉的是辆空车,看上去年纪稍大,生得不像前面拉车的人精壮得就像头张广才岭大林子里边啦的豹子,倒像是从广西跑来,精明伶俐的猴子。

    人力车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成立还不满一年的“军统”滨江组组长,被小日本鬼子哈尔滨宪兵队队长岛本敬二大佐称为“毛二赖子”的毛大明少校,代号“白狐”。“毛大明”这个名字是小日本鬼子哈尔滨宪兵队和警察厅档案中记载的。小日本鬼子只知道毛大明在军统的军衔是少校,其真实姓名和来历无人知道。“毛二赖子”这个绰号,到不是说毛大明就像《水浒传》所描写的开封府街头一地痞流氓,泼皮无赖,人称“没毛大虫”的牛二一般平日里最喜欢在街头耀武扬威,四处为恶,有事没事儿就拿把刀到处唬人,官府也不管。岛本敬二大佐和哈尔滨宪兵队特高课课长横田正雄少佐是骂毛大明真的就像一头白了毛的狐狸,刁钻古怪,不按常理出牌,奸同鬼蜮,行若狐鼠,什么稀奇古怪的阴损招数都能使得出来,十分下作。岛本敬二大佐和横田正雄少佐本来有几次机会可以抓住“毛二赖子”,可惜都被这头“白毛老狐狸”从手指缝里逃掉了。

    两个人力车夫,长得很精壮的年轻人公开的名字叫做谭庆林,是军统滨江组少尉情报员,代号“旱魃”。年纪稍大的化名侯殿臣,是军统滨江组中尉情报员,代号“山狸子”。

    “朝焼けの下、はるかにはるかに望む、起伏無限の山河、吾人精鋭軍威壮、盟邦衸庶永康寧、満載光栄、関東軍!……”忽然,伴随着一阵声嘶力竭的《关东军军歌》声,风雪中一队小日本鬼子关东军的宪兵“咵”、“咵”的踢着正步,瞪着牛蛋一样的眼睛,肩扛三八式步枪,旁若无人的从“老站”沿着三公街走来。这队小日本鬼子应该是巡逻的关东军宪兵。关东军的宪兵全副武装的在插满膏药旗的哈尔滨街头巡逻,那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是,在哈尔滨的街头高唱《关东军军歌》,踢正步,这可是新鲜事儿。行人虽然感到很好奇,都想停下脚步看看热闹,可是在小日本鬼子的淫威下,行人还是纷纷躲避。也许,这帮小日本鬼子正在向世人宣示他们才是这块黑土地的主人,或许,牛气冲天的这帮小日本鬼子关东军正在显摆皇军的赫赫军威。

    毛大明阴冷的目光犹如刀子般恶狠狠的盯着这帮不可一世的小日本鬼子,直到他们目不斜视的从人力车旁走过,沿着三公街向俗称“喇嘛台”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方向走去。毛大明鼻子里“哼”了一声,不屑的嘀咕了一句:“臭嘚瑟啥呀?……不知死的瘪犊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神话之后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