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太阳能媒体创刊(求月票)(第 2/3 页)
编采人员要去京城周边,还有鲁省采访,编辑部还要向行业内的一些专家约稿。
两本刊物的创刊号,计划印刷3000册,下一步视情况,再增加到印刷5000册。
最关键的就是发行,必须保证在创刊号出来之后,在全国重点市场,也就是核心代理商或经销商圈子,派送投递到位。
周文彬回到京城之后,借着筹备5月份举办的第二场区域巡回论坛,继续出差。
跟公司这边发行部执行经理张伟,带着发行团队,兵分两路,在全国各大区跑,落实太阳能热水器渠道商的发行工作。
现阶段,骄阳传媒在全国各大区还没有分支机构,无法派驻发行人员,方法也简单,就是在各个重点城市,找一家太阳能热水器商家合作,由对方负责这个城市的刊物派送。
只是,得一家一家的去谈,去签合同。
一方面,合作的商家要负责精准投递这两本刊物,另一方面,还要负责搜集当地太阳能热水器商家的信息资料。
为了迅速推动发行,高阳跟吴博等人商量,确定了以利诱之。
合作商家投递一份刊物,就付1.5元。搜集一条商家信息资料,达到要求,给10元。
成本很高。
《太阳能经销商》要做成周刊,每期印量暂定3000册,还免费派送,投递一份刊物的成本,成本就超过两块钱。
《太阳能工业》杂志,做月刊,每期印量也是3000册,现阶段,依然采取免费派送。
不过,当公司通过这些合作商家,彻底完成对全国重点市场的太阳能热水器商家信息资料搜集,建立起发行数据库之后,初期阶段的发行网络,就可以开始筹建了。
在全国七大区,自建分支机构,工作重点以发行为主,然后再跟这些合作商家,谈判新的合作价格。
只要广告业务起来了,两本刊物每期的印量会大增,至少会增印到上万本。
到时候,单本刊物的投递服务费用会降下来,合作商家的总收益不会降低,还可能增加。
这两本刊物,现在并不需要追求时效性,只要能向上游的太阳能热水器品牌厂商证明,刊物投递到渠道商家手里就行了。
发行工作,在现阶段很辛苦,不过,高阳并不担心,这种模式会成功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