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团结的棉花(第 2/4 页)
众臣这才明白在太极殿放一床被褥的原因,纷纷上前抚摸,然后披上感受。
“暖和,舒适!”
“棉花真是个好东西!”
“这要是填充在棉衣中,何惧严寒!”
“······”
众人七嘴八舌称赞,他们也清楚这棉花出自孟青云之手,有人便问道:“孟翰林,这棉花填充衣物内,能用多长时间?”
大宇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阁”之说,所以翰林的称呼便是敬重。
因此,尽管孟青云官至四品,但大伙还称之为孟翰林。
以他的能力,入阁只是时间问题。
孟青云解释道:“这么说吧,只要不生虫坏掉,一直可以用,如果棉花粘成硬块,保暖效果差了,拿出来弹一下,又能恢复保暖效果······”
“弹······棉花?”
棉花不是直接填充么?
众人不解,孟青云便解释道:“棉花是一小朵一小朵的,直接填充到被褥或衣物中,是一团一团的,起不到良好的保暖效果。”
“通过专用的弹棉弓、弹花锤等物,把棉花弹的融合成一个整体,可以使棉花变得更加松软,还具有更加好的保暖效果······也可以理解成棉花团结起来,合力为保暖做贡献。”
“弹棉弓?弹花锤?这和打仗用的弓和锤有没有区别?”
“当然有区别了,弹棉花又不是打仗!”
“弹棉花一定很好玩!”
“······”
孟青云这个解释蛮有新意,大伙兴致盎然,开始七嘴八舌议论,突然有人问道:“孟翰林,这棉花好种植么?亩产是不是也像大宇薯一样有几千斤?”
你这娃在做梦吧?
棉花这种作物很挑剔,种植区域、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都与它的产量有关。
后世南疆自然有千斤棉田存在,但现在的种植水平和棉花品种决定了就是低产。
“棉花耐旱,不怕晒,种植容易,百姓家种个几十亩,就能自己纺织穿衣,填充棉衣和被褥,四季都不会担心没衣服穿,多余的还能换钱填补家用,至于亩产量······”
孟青云停顿稍许淡淡道,“霖州试验田也只有七八十斤,侍弄好百斤就算是高产,几千斤······想都别想。”
不用沮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