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 2/4 页)
不过他特别强调纪律。
一切行动听指挥,队伍必须无条件服从军官指挥。
接着民兵的训练也走上正轨。
孟青云下令基层将民兵按村镇编番号,统一管理,还抽调部分军事能力强的士兵去当教官。
教他们军事知识,也教他们遵守军纪,以及思想教育。
争取让这些民兵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
“见过孟大人!”
“客气个什么,坐!”
大盐枭胡七现在是从七品武翼郎,他手下陆清、靳开来、梅晟等头目都是八品或九品武官。
都是孟青云指给了一条明路,他们才有眼前的前程,否则他们现在还是武德司内的囚犯。
他们廉价把大宇精盐走私到辉国,导致辉国青盐在本国无市。
为增加国家经济收入,刘戚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压价,如此还不能提起百姓购买欲。
刘戚最后强行售卖,规定了每户每月人均购买青盐的数量,买不够就要受罚。
在青盐这一块上,朝廷在民间的风评确实不好。
不过刘戚却不在乎,政令是小皇帝发的,百姓咒骂也骂的是皇帝,与他关系不大。
在战争时期,胡七经常与孟青云见面,有好几次还送来敌人的军情。
不过这次是孟青云亲自请他过来。
随从奉上茶水,两人闲聊几句,孟青云开门见山道:“你在霖州贩盐数载,认识的辉国枭雄应该不少,可能联系到马贩子”
胡七在江湖滚打几十年,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孟青云话音刚落,他就明白孟青云想大量购马。
大宇军队缺马,哪个将军不想大量购买,只是辉国对马匹管控太严,牧民售卖马匹超过两匹,就得上报,尤其不能贩卖给大宇,一旦发现便是重罪。
牧民不敢售卖,马贩子无存大批量贩卖。
胡七摇摇头道:“若是需要几十匹,下官还能想办法,如果数量大??????恐怕太难,辉人不敢提着脑袋赚钱,马贩子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辉朝对马匹管控严格,尤其是把马匹卖给大宇会受重刑,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孟青云缓缓道,“两国打了大半年仗,把辉国耗穷了,我朝不开放榷场,辉人的货物都无法出售,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窘迫,在这种情况下,辉人会铤而走险把马匹售卖给马贩子??????可以采用捆绑收购的方法,比如售卖一匹马,收购他多少皮货,用这种办法定能收购到大量马匹??????”
“还有,这些马贩子肯定与牧民熟悉,让他们不要一次把钱给清,欠下部分吊住牧民,下次收购再给,这样就能源源不断购到马??????”
这可是后世的营销模式,还有黑工头的剥削工人的技俩,用到这个时代老实巴交的牧民身上,他们不中招谁中招。
听完孟青云的话,胡七深有感悟。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