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不一样的大学(第 3/4 页)
权满道:“昨晚我们在讨论组建兄弟会的事情,所以我就想问问你的意见!”
于崇信眨了眨眼睛:“兄弟会是什么东西?”
于崇信是读过一遍大学的,但是国内,而且是一百多年前的大学,跟现在,跟这里的学校状况有很大的不同。
不懂就问呗,于崇信也不是矫情的人。
前几天他也跟赖福打听过在学校里要注意的事情,赖福跟他说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没有一项能够值得他注意的地方。
就比如他领到的那张卡,除了知道那是学生身份的证明之外,同时还是办理住宿的寄宿卡,借书的图书卡,选课的识别卡。但是赖福那家伙只是带着他办理了住宿的手续,压根就没跟他提过选课的事情。
好在大一开课的时间还在一周后,否则于崇信这个学期估计要无所事事了。
社团的事也是如此,赖福只跟他说那些人好惹哪些人不好惹,四大败类还被他打了七五折,把自己漏了。压根没提怎么加入社团,哪些社团比较好,哪些比较无聊这些,提都没提。
好在,他还有舍友。
这个时代的大学是没有班级的概念的。
学分制,按照专业规定的课程,少量必修课和大量选修课,只要学分修满,甚至连年级都不用管,直接申请毕业。
即便是必修课,该怎么上课,也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由度非常高。
打个比方,比如高等数学这门课,分上下两册,本来需要两个学期上完,于崇信前世大一上学期学上册,第二学期学下册,学校班级的课表都安排好了,你都不用操心。但是现在不同了,你甚至可以大一学下册,大二学上册,只要你能通过考试,就没人会管你。
当然,这只是个例子,毕竟高等数学这门课,是十二年义务教育,中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的基础课程。
联邦是非常重视教育的。
学前班就不提了,孩子从七岁开始正式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九年,中学三年,中学又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方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