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主动示好的巨头们(第 3/4 页)
王富贵说完,真的就拿起了手机,走出了会议室。
留下脸色有点难看的陆为民和柴航站在那里。
……
“高木部长,听说今天博士的人去拜访南山汽车了,我们要不要也去拜访一下?”
刘胜跟南山汽车打了好几年交道,还是认识了不少人的。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南山汽车采购部的人把博士过来了的消息透露给了他。
“博士不是跟他们彻底的闹掰了吗?怎么现在又扯在一起了?难道南山汽车忍不住要再次找他们购买零件了吗?”
高木放下了手中的活,很是认真的看着刘胜。
“南山汽车以前是一块鸡肋,闹掰了自然就闹掰了,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如果南山汽车的esp和abs的份额落到了其他供应商手中。
那么这是会直接影响博士相关产品在华夏市场占有率的。”
同样是做销售的,刘胜自然是能够理解博士的那帮人是怎么想的。
欧美企业对于业绩的看重和考核,跟东洋企业是有着明显不同的。
这倒也不是说东洋企业不重视业绩,而是大家的合作模式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欧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通过竞争来选取最优的合作伙伴。
像是小众汽车和奔奔汽车,他们在选定供应商的时候,一般都是根据竞标报价的情况来选择的。
但是像是本本汽车和丰丰汽车这些东洋企业,他们虽然也有竞标报价,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是会考虑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的。
说白了,欧美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依靠直接利益走在一起,人家的汽车企业的供应体系,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充分竞争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