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话题急转(第 2/3 页)
若是皇帝深究,说不定早就能发现李定山的不臣之心……
或者说,皇帝早已知道李定山的不臣之心,甚至是放纵李定山于西戎勾结,打了西疆一个措手不及。
又或者,这一开始就是皇帝的授意,他知晓李定山的野心,所以借着这一点,除掉镇西侯令孟舒澜掌权,又恰好可以嫁祸李定山,驱使晏清与李定山敌对。
可转念一想,晏家虽有功高震主之势,但边境四疆原本就是互为掣肘,皇帝贸然动西疆,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可能引起整个国家的动乱。
这似乎不该是一个皇帝会做出的蠢事。
如今的情况,可以说正是西疆晏家势力垮塌所引致。
西疆守将缺位,虽然有孟舒澜顶着,但各大世家见缝插针,孟舒澜到底不是晏家人,就算他深受镇西侯器重,一些西疆老牌家族,他却也未必能支使得动。
况且,树倒猢狲散。晏家倒台了,总有人心思会变,就算是身为晏家人的晏清接管西疆,情况恐怕也不会比孟舒澜接手好更多。
西疆自顾不暇,自然无法再对南疆李定山进行钳制。也就某种意义上,促成了李定山的这次反叛。
而李定山若不反叛,南疆守卫没有因李定山调兵回京而陷入空虚状态,过余淮县的香漳河上游的蓄洪大坝,也就未必会倒塌。
大坝不毁,水患不存,民乱、灾患皆不会生。
这一环扣一环的江山颓败之势,定然不会是一个皇帝想看见的。
可若说这些都只是偶然,却又未免太过巧合,以至于令人恍若身处迷局之中,偶然得窥一二分真境,却不可知其全貌。
越是深思,越觉得这其中阴谋深重。
如此思量着,原本一些说不通,且违和的部分,好似瞬间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皇帝让孟舒澜前往西疆,定然是有所谋算的。
但他所图为何?
如今这局面又是否在他预料之中,却非他们可能得知的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