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义渠处置(续)(第 2/4 页)
义渠之地新定,若是没有重兵屯驻其间,那么新收疆土顷刻之间便会再次丢失。
只有秦国在这一片土地之上设置郡县、只有秦国在这一片土地之上屯驻重兵,义渠之地才会逐渐从过去的慌乱状态之中安定下来。
再经过几十年乃至百年的消化融合, 义渠之地才会真正成为秦国的疆土。
这一点,秦国的历史是有过先例的。
当年,秦穆公在东出函谷受到晋国的阻挠之后,听取了五羖大夫百里奚的建议,转而向西征伐戎狄。
这一战,秦国所取得的胜利不可谓不大,不仅灭国十二,更是扩地千里。
秦国,也因此被周室天子分为了西方诸侯之长。
秦穆公从西戎手中夺下了千里土地,那么这千里土地就从此安定了下来了吗?其上所居住的戎狄部落就从此承认自己是秦人了吗?
当然不是。
为了消化这一战所取得的战果,为了将这一片土地彻底纳入秦国的统治之下,秦穆公之后的历代秦国国君都没有选择东出函谷。
诚然秦穆公之后历代秦国国君大多资质平庸,诚然秦穆公之后秦国国政日渐为国中庶长所把持,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些年来秦国为消化着这千里之地所做的努力。
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经过了一位又一位的秦国国君之后,如今那一片曾经属于戎狄的土地已然真正成为了秦国领土,其上的那些人也已经逐渐认同了自己是秦人的事实。
思绪渐渐从过去看到的那一份份典籍之中醒转过来,秦王嬴稷的目光再次看向了眼前的魏冉。
见他似乎还有话要说的模样,秦王嬴稷脸上不由得带上了一份和善之意。
“舅父刚刚这一个建议很好。等到大军回返之后,寡人会按照叔父的建议设立郁郅大营, 并选派良将精锐驻守。”
对于魏冉的这一个建议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之后, 只听秦王嬴稷继续询问道:“不知舅父还有何谏言?”
“启禀大王, 臣虽然不曾与义渠交过手, 却也知道义渠骑兵的大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