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巾拦路,青龙掩月(第 2/4 页)
结合脑海中的记忆,他很清楚,这一次诸侯讨董,必然是以失败收场。
毕竟,现在的董卓,手上有天下第一的铁骑,还有天下第一的猛将,以及两位能排到天下前十的谋臣。
关东诸侯,如果能齐心协力,或许还可以拼一下。
但关东诸侯,明显不齐心。
想要靠关东诸侯来击败董卓,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至于他自己,那就更不用提了。
甚至,连扭转这次历史事件的走向,他都办不到。
毕竟,他手中就三千兵马而已。
而就这三千兵马,还都是从公孙瓒那里借过来撑场面的……
这点人马,在这种几十万级别的大军团对决中,能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
当然,他也清楚,自己虽然改变不了什么,但这并不代表,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了。
作为三国迷,他太清楚,这一战,对后来的局势的影响了。
可以说,这一战,才算是三国的开端。
因为,董卓逃到长安后,为了分化关东诸侯,将会以天子名义,给关东诸侯大举封赏。
而封赏的地盘,也几乎都是按各路诸侯在这一战中表现的实力来的。
表现的实力强,自然分的地盘就多。
就比如曹操,这个时侯散尽家财,也才不过招到了几千人马而已。
跟他现在比起来,其实也好不了多少。
人家之所以能崛起,就是因为这一次会盟,是由他发起的。
所以在战争结束后,他很快就抢到了一州之地。
而原来的刘备,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手上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虽然有关羽与张飞两位绝世猛将,
也有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这样的骄人战绩,
但最终,却只捞了一个平原国相的职位。
虽然,这个职位跟郡守同级,也不算低了。
但这种封国中的国相,与军政一把抓的太守相比,还是差了许多。
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就是因为他手上没有人。
一个人都没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