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汉中正宫(第 2/3 页)

    他直接下了马匹,将缰绳递给身后的兵卒,因为这汉中城的街上,人实在是太多了,马匹难以前行。除非强行赶人开路,否则只能步行。

    “是也不是。”阳平飞尊也跟着下马,并行说道:

    “汉中城在两晋的时候就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本朝太宗年间,褒教逐渐修缮汉中城的城墙之后,就从梁州城里搬了过去。汉中城内,有一个汉台行宫遗址,虽然房子没了,但墙还在,就当了内门。这外面的街市,是外门弟子的住所。”

    李秉瞧瞧两旁街道,每隔一些棚户,就有一座还看得过眼的房子,估计就是当时外门弟子的住所。

    “后来,褒教人丁兴旺,汉中城里,也逐渐有了外人。不过大多是些贫苦百姓,不是在梁州城里过不下去了,就是下面村落里的灾民,来这个寻个遮头挡雨的地方。

    起初褒教还帮着灾民搭个棚子凑合着住,后来人越来越多,汉中城也只有这么大,不到梁州城的五分之一,连棚子都搭不下了,干脆就让所有的外门弟子也住回褒教正宫里面,外门弟子的房子全部改成通铺。”

    飞尊上人极力的帮着李秉从人群中穿过,百姓看见他的衣袍也大多退让。

    “殿下勿怪,这些人只想找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人一多,就不太容易管……”

    “无妨。褒教能给这些人提供个住处已经很好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子美’若来过梁州,必然欢喜的很。”

    李秉说道此处,不经意间瞥见日麦,连他对褒教的义举有所触动,微微点头。

    “禀世子殿下,杜甫二十多年前从长安去蜀中的路上,曾经到过褒教,还留下两件墨宝,在褒教正宫中存着,在下可以带世子去看看。”阳平飞尊说道,忽然长叹一口气:

    “一年前,诗圣在潭州去世,实在令人惋惜。宫主大人还亲自去吊唁过。”

    看着周围这些贫民的生活,李秉有点感动,他实在是不相信这样的一个教派会和融教产生关系。

    可转念一想,汉中城虽然不大,但是也不小,若一开始绕远走略微僻静的路,说不定还早些到正宫。阳平飞尊选这条路,只怕有表功的意思,事情是好事,但这人心思太不单纯。

    总算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路上的人逐渐少起来,味道也淡了些,一道青砖围墙映入眼帘,便是融教正宫所在,四五座高塔也很显眼,样子不是佛教密檐塔,倒是很接近两晋时期的没有棱角的圆檐塔——李秉觉得实在有些土气。

    “前面就是褒教正宫所在了。因为马上要春汛,梁州境内,汉江、嘉陵江容易犯水患,今年看气候尤其湿润,‘寒宵’‘丰成’两位飞尊带着多数弟子去检修河道堤坝了,不在正宫里。

    春耕也要开始准备,‘涅衣飞尊’‘素琴飞尊’和‘渔耕阁’的弟子忙着照料田地。除了褒教自己的薄田以外,还要帮远处相间的鳏寡犁地,确保不失了播种时机,今日也赶不回来。”

    李秉“哦”了一声,阳平飞尊又补充道:“渔耕阁是褒教十二阁之一,主要管着农鱼的事。现在正宫里弟子不多,但是已经安排在正宫门口,等候世子大人检阅。”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山河志异 仙人消失之后 剑啸灵霄 五仙门 彼岸之主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神话之后 盖世双谐 武圣! 叩问仙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玄鉴仙族 志怪书 过河卒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剑来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志怪书 为龙之道 不朽凡人 小狐妃,太凶萌 卧虎藏龙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仙父 过河卒 我不想上梁山 武圣! 修真门派掌门路 阵问长生 神话之后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纨绔女侯爷 仙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