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八章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感谢哦呵呵呵呵哈哈的万赏!)(第 1/4 页)

    迈入太学宫,往来读书之声朗朗入耳。

    大炎武帝起于微末,历十载戎马称帝之后,江山尚未平定,便先兴文教之道统。

    这也算是他为那些起家之时,便蜂拥而来的一众世家做出的回报。

    此学宫初建于三百载前,算起来要比泰安城这座都城翻新,都要久远不少。

    三百余年的发展,时至如今太学宫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藏匿于其中的经典阙文,稀世经卷,尽于此处经阁之中放置,等待后人问津。

    五经博士,十二科讲,汇聚了天下名士,往来云游至此,想要寻求学问的士子之辈,怕是得有数千不止。

    不管是真来求学也好,还是想要以此镀金也罢,不可否认的是,这处太学宫于文坛之上的地位,确实举足轻重。

    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这是刻录在入太学宫门后,便能在那巨大的梁柱之上,看到的硕大文字。

    季秋只身入内,只觉视野开阔,所造房室数不胜数,教授五经的讲堂之所占地辽阔,不知多少平也。

    沿着记忆中的印象,与那守门子弟的指引,季秋大步而行,脚下生风。

    他所要去的目的地,自然是这太学之中富有名望的大儒郑修居所。

    模拟之中的见闻,季秋虽一言一行,一草一木都感同身受, 但因他并未选择固化的缘由, 所以张巨鹿的一生修行, 都与真如一般,不能在最开始为他所用。

    既选择逆天改命,那么这修行一道, 他就要从头到尾,再重新走上一遭。

    而郑修作为当世大儒, 更是十载之后, 于文道经史成就上无人可出其右的存在, 他对于儒脉修行的造诣,自然远非他人可及。

    拜入他的门下, 对于日后季秋的修行,也是大有裨益的。

    季秋快步而行,越过了华丽且庄严的五经讲堂。

    他往着后方的屋檐群落走着。

    记忆之中的郑修, 幼年家贫而好学, 门庭破落, 费劲艰辛才拜入太学宫, 有了于文道大展拳脚的机会。

    所以哪怕是如今已成一代大儒,也未改习性, 对于外表的锦衣华丽不以为然。

    很快,季秋就在一处偏远的木屋之外停住了脚步。

    这木屋偏僻而又幽静,地处并不算大, 虽显整洁,但相较于普通的太学子弟居所, 都尚有不及。

    若是不晓得内情的人,恐怕万万猜不到, 此地竟是一位大儒日常休息的居所。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表里如一, 一直都奉行研究学问的至诚之人。

    不然也达不到今日的成就。

    季秋驻足,上前轻轻叩响门扉。

    “咚咚。”

    敲门声响起,随后季秋感受到木门内拴后,随即恭声开口:“当阳张氏弟子张元,不远千里赶赴泰安求学,求见郑公。”

    说完,退后两步。

    少顷,门内有一儒雅之音缓缓传出:“请进。”

    话语落,轻微的咔嚓声划过,那木门‘吱呀’一声,便慢慢打开了一条缝来。

    阳光照下,露出了那缝隙中人的模样。

    那是一身披灰白儒衫,头戴纶巾,手捧一卷古朴经文,面容温和的中年文士。

    光是一眼见得,就不由自主的在心中,生出了几分亲近之感。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修行儒道,养一口浩然气于胸中,常年蕴养,这些个大儒之辈的气息,到底与普通的士子判若两人。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