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笔试结束,松快些(求订阅)(第 2/4 页)
一来二去,其实最后报名复旦插班生考试的反而不多。
知难而退永远不是个例,大家就算是碰运气也只会选择觉得有希望的,而不是无脑冲。
电子音随之响起,示意考生可以开始动笔考试。
这个时候稀稀疏疏的声音也就在教室里响起。
大家认真的在看着自己的试卷,翻阅着审题中;
李松林前面已经大致看了一遍,所以也就打起精神来一道道的开始了作答。
文史哲基础:一共55道考题
12道名词解释(96分)、10道简答题(100分)、20道选择题(150分)、3道论述题(54分)
一年期的备考,让他此刻在看到试卷的内容时候更多了几分底气。
客观题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篇幅,以李松林的记忆储备来说【文史哲基础】这门考试毫无疑问将会成为他的提分科目。
每一道题目都不是很常见,但又都是基于书本教材,所以不用多会儿的功夫就能完成一道。
客观题部分占比如此大,也就是在考验考生的一个知识掌握程度。
这东西李松林那是相当的拿得出手,所以每一次的落笔都是一道题的结束。
甚至不需要过多思考;
认为夸张了?
一个连那一本本初始书本内容都能够倒背如流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对这类偏向于概念记忆的考试而感到为难呢?
那下笔的潇洒劲儿,很快引来了讲台上老师的注意。
定睛一看,居然还是一个帅小伙儿,那可不就更来劲儿了!
扫视一圈,看着那或皱眉或雀跃的考生,监考官女士就觉得李松林格外的不同。
抛开外在不说,他给人的感觉很稳健;
一时间,她也就更加的好奇起了这位同学的一个答题正确率。
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既然好奇那自然起身巡视起了考场来。
看着一个个答题情况,她只感觉这些还是可真是可惜了!
出自书本没有错,但今年的题目在她看来相较于去年可能要偏很多。
都是一些经常会溜掉的一些概念内容,所以能看到很多人的答案是有问题的:
面试的人数是录取名额的两倍,也不过就八个进面的机会。
也就是说,他们没错一道题距离自己的名额也就越远。
主观题可是大头,如果表现不好的话,那么机会只能还更渺茫。
当然,这种情绪她是不会展露出来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