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技止此耳(第 2/3 页)
普通百姓或许不太清楚里头的道道,可官场上这群老油条如何不明白朱元璋父子就是这个打算。
朱极正是因此而来,他不想自己的心血因为裙带关系搞得一团糟。
谁都知道征兵是自己的意思,正好都察院那些个御史们看自己也不太顺眼,借着此次征兵的机会让他们发泄发泄也算两全其美。
听自家大儿这么有想法,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朱极可并非只是让朱元璋监察征兵这件事才来的。
这些天与刘基闲谈的过程中,朱极多少还是发现如今大明的监察制度仅仅停留在京师一地,对偌大一个国家而言,这点督查风纪的力量简直小得可怜。
此外朱元璋这位皇帝赋予都察院的权力也过于局限,只有弹劾的权力,只会过度放纵那些御史言官风闻奏事,最终沦为权力争斗中的工具。
“依我看,都察院的衙署应该延伸到州府,并且要单独形成一个不被当地官吏制约的体系。对那些贪官污吏,都察院也不应停留在风闻奏事的程度,大可将人带到他们的衙门里讯问。”
听朱极这么说,朱元璋顿时笑着摇了摇头。
想法固然好,未免太天真。
士大夫么,最擅长的就是过嘴瘾,最怕的就是德行有亏。
就如今都察院那些人,别看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若是真如朱极所言给他们讯问的权力,只怕到时候全成了闷嘴葫芦。
若是按朱极的想法做,那就都成了那帮子文人笔下的酷吏,试问天下有几个敢领这等“美誉”的?
“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咱自有手段。你还是说说,若是此次征兵遇上那些要伸手的,你准备怎么处置吧?”
虽然想法被驳回,朱极却没有半点失落。
他很清楚都察院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监察机构,真正无孔不入的,是那群整天神出鬼没的仪鸾司禁军。
虽然还没有改名锦衣卫,但如果有谁小瞧他们的战斗力,那可真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想到这里,朱极不免带着几分严肃回答朱元璋的问题: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