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加俸?加俸!(第 4/4 页)
现在,大明的官员终于熬出头了!
乾熙皇帝不是一般的大方,不仅把公田银并入俸禄之中,又额外多发一笔衔银。
这实在是天大的好事!
“陛下仁慈!”
群臣之中,不知是谁高呼了一声。
“陛下仁慈!”
随后,又有不少官员大声附和道。
一时间,奉天殿上,高呼“陛下仁慈”的声音,此起彼伏。
朱高煦满意的抚着胡须,脸上露出了“奸计得逞”的笑容。
可他的笑,在群臣眼中,却是一种满足的笑,开心的笑。
朱高煦完成六部九卿及内阁的人事调整之后,开始着手推行他的乾熙新政。
不过,他考虑到要为后世子孙树立“父子一脉相承”的治国理念,决定在乾熙三年之前,推行一些对官员、读书人、农民、工匠、商人利好的政策。
这样一方面可以为他塑造出一个“亲民”的“仁君”形象,另一方面他可以在此期间搞几个试点府县,为他之后改革官制等朝廷体制进行试错。
毕竟,朱高煦要推行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这会对大明王朝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不能不慎重。
给天下官员增加俸禄,便是对官员利好的举措。
接下来,他宣布的第三件事,便是可以与当年制定“标点符号”一样,足以让参与者名留青史的、轰动整个士林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