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只要不作死,朕就保你不死(第 4/4 页)
谁说不是,若在洪武年间,怕是全部处死或流放,最次也是贬为官奴,此生再难翻身。
随后,朱高煦又宣布了第三道旨意。
“原神机营指挥使、现任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佥事武安侯郑亨因盲目提拔纪纲,按律当死,念其劳苦功高,褫夺爵位抵罪,罢官夺职,贬为庶民处分。”
“京三军现任曲长广宁伯刘湍身为纪纲直属上官,有失察之罪,罢官夺职。”
“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安远侯柳升作为纪纲的岳父,明知纪纲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与基层官兵,却不向朝廷检举揭发,犯下包庇之罪,按律当死;念其劳苦功高,开恩免除一死,褫夺爵位抵罪,罢官夺职,贬为庶民处分。”
安远侯柳升、武安侯郑亨、广宁伯刘湍齐声下拜,高呼道:“臣柳升谢陛下开恩!”
历史上的荐举连带制,自秦汉确立之后,一直沿用到清末。
朱高煦认为这个制度自有其道理,所以他不打算废除此制,武安侯郑亨丢官也就在所难免了。
纪纲与黄俨欺君大罪,当诛九族。
柳升作为纪纲的岳父,若是在洪武年间,怕是也难逃一死。
因为在洪武年间,右丞相汪广洋犯了包庇罪臣,照样被太祖皇帝赐死。
现在朱高煦念在柳升等人有功,免除他们死罪,只是罢官夺职,无疑是天大的恩典。
可是,柳升、郑亨却从此失去了可以传世的侯爵,从高高在上的五军都督府都督、都督佥事变成了平头老百姓。
只有广宁伯刘湍,被罢官夺职,不过却侥幸保留了世袭的伯爵爵位。
对于柳、郑、刘的处罚,文武百官一致认为朱高煦念着旧情,是个讲义气的皇帝。
尤其是以军功封爵的一众永乐勋贵,皆没想到两侯一伯能幸免不死,这完全出人意料。
尽管柳升、郑亨免于一死,被贬为庶民,可只要能活着,就还有希望。
虽说他们因罪被夺爵贬为庶民,三代之内的子弟无法考取科举,可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子弟应召从军。
而朱高煦的这种操作,无疑向大明众勋贵及武将们释放了一个好的信号——只要不作死,朕就保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