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三章:利弊书(上)(第 4/4 页)

    因为有所顾忌,所以朱元璋才会犹豫不决,内心纠结。

    言归正传。

    望着刘敬忠合上殿门退下后,朱元璋伸了一个懒腰,然后不急不慢的拆开那封书信,读了起来,接着便紧蹙眉头,露出了一副严肃的面容。

    “孙臣朱高煦至诚上奏:皇爷爷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创立泱泱大明,从一介布衣至开国帝王,千古未有,可谓英明神武,盖世无双。正因如此,皇爷爷欲择优者继承基业,乃天经地义之事。”

    “然,选继业者一事,虽为天子家事,但天子之家事何尝不是国事?为孙者,当为自家爷爷着想,为臣者,当为君分忧,而储君乃国本,若选择不当,必会动摇社稷。”

    “孙臣以旁观者之立场,试言立吴郡王、燕王之利弊。若因孙臣措辞不当,惹皇爷爷陛下生气,孙臣甘愿受罚。”

    “若立吴郡王,有两利五弊。”

    “立之则等于承认其嫡出之身份,为后世立规矩,此利一也。”

    “立之则表明嫡长子之子继承权大于嫡次子、孙,为后世定制度,此利二也。”

    关于嫡庶之区别,历史上有很多例子,争议也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

    当汉武帝的生母受封为皇后之后,他便成了嫡长子,而其生母未被立后之前,他是庶子。

    简而言之,立后之后,皇后所出的儿子才是嫡子。

    若废了皇后,那么嫡子的身份将不存在。

    若皇后病逝,其子仍是嫡子,除非先皇后无子,另立皇后。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会有此一说。

    “若吴郡王将来继位,为示天子威严,必然弱宗藩而强皇权,诸藩岂会坐以待毙?双方难免武力对抗,从而引发社稷动乱,子孙相残,此弊一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