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张玉还是战死了(第 3/4 页)
再加上进入西域之后这段时间的战斗,已经让他快速成长起来。
所以,在察觉到事情不妙的当天,李景隆先派出了一支由丘福统领的千人轻骑队伍作为先锋,前往亦力把里城驰援张玉。
之后,李景隆一方面派人将军情传信给西宁侯,一方面召集人马,收拢四散在外面的官兵,并于次日亲自率领两千骑兵,五百骑马的神机兵,一千步兵,两千由安南人组成的骑兵辅兵,合计五千五百人,星夜援驰亦力把里城。
李景隆率领大军,经过六天的昼夜奔袭之后,在距离亦力把里城两百里处,遇到了他之前派出的轻骑兵队伍。
当初的一千人,此时只剩下了四百多名可战之兵,以及两百多名无法再战的伤员,足足有三百余人被帖木儿的伏兵杀死。
李景隆从丘福口中得知有三百多骑兵被帖木儿伏兵所杀,顿时大怒,不过他没有被怒火覆盖理智,而是清醒的先派出大量斥候探察前方帖木儿的伏兵。
虽然他之前与张玉来过亦力把里城,但对于这片地区的地形并不熟悉。
而且帖木儿派出的三批伏兵,合计三千人,这些伏兵装备精良,皆为精兵。
尽管帖木儿部伏兵之前与李景隆派出的先锋部队打了一仗,但其部损失的人数并不多,还剩两千六百余人能战斗。
最让李景隆感到头疼的是,帖木儿所部伏兵之中,竟然有两百多人也装备了鸟铳等火器。
李景隆经过询问丘福抓到的伏兵俘虏,得知这些火器都是忽歹达手下的工匠帮帖木儿制作的。
忽歹达早就看出来明军的火器非常犀利,因此就大力招募了近百名工匠仿造大明火器,后来忽歹达退出亦力把里城,带走的工匠都被帖木儿半路拦截抓走了。
帖木儿派人把众工匠带去阿里玛城仿造火器,由于工匠人数有限,阿里玛城内的制造火铳的条件也有限,所以这些工匠造出来的火铳数量同样有限。
由此可见,帖木儿对伏兵寄予厚望,敏敏不花的围城打援之计也是有道理的。
李景隆所部人数占据优势,又携带着十门车载将军炮。
即便如此,他也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将帖木儿部两千六百多名伏兵尽数斩杀。
没错,是尽数斩杀,没有留一个活口。
因为他没有多余的粮食养这些俘虏!
等李景隆带领援军经过亦力把里城东门进入城内之后,发现只有李远所部以及张玉等将士还在带领城内的百姓与帖木儿部士兵进行巷战。
有了李景隆大军的加入,整个战局立即扭转。
帖木儿知道大势已去,便下令退兵。
可是李景隆岂会放过帖木儿,当即派人乘胜追击。
原本帖木儿东征,出动了三万大军,经过之前与坚守王城的忽歹达、马哈麻一番战斗后,已经折了两千余人,伤了三千余人。
虽然后来他的次子沙黑又从国内带来了一万援军,可实际上帖木儿麾下扣除辅兵外,真正的战兵只有不到三万。
经过与张玉所部二十多日的苦战,以及三次派出伏兵,最后剩下攻城的战兵只有万余,其他大部分士兵皆是冻伤与攻城负伤的伤兵,真正直接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不到五分之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