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墨巧司(下)(第 3/4 页)
为了以防万一,朱高煦在进入研究室巡视之前,会要求二十号研究室内的所有实验一律停下。
待墨巧司的司正带人检查完所有实验室,确定安全之后,他才会进入其中,查看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
朱高煦没记错的话,将水银和硝酸……(此处省略若干字),最终制得的就是雷酸汞。
但各种试剂在反应时的相对比列是多少,他已经记不清,只能靠专研此术的炼丹道士们(工匠们)不断实验了。
至于他让人研究湿电池,乃是为了制造火花发报机。
因为这种最原始的无线电报机的构造非常简单,用不到晶体管以及任何超出目前科技水平的电子元件。
只需要电键、电池、升压线圈、电容、火花隙、天线、地线这七种配件,便可组装出一台火花发报机。
研究无线电,就绕不开电磁感应,而研究电磁感应,就要先研究电与磁。
墨巧司禁院七号研究室所研究的便是电与磁。
有穿越者朱高煦的先知先觉指点专研的方向,负责研发的工匠们完全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朱高煦认为,墨巧司完全可以尝试着跳过有线电报,直接研发简易的无线电报。
虽然有线电相较于无线电更简单、易操作、好实现,但其远距离传输涉及到的问题太多。
以大明目前的科技水平,制造铁丝、铜丝已经成为了现实,并且提炼杜仲胶也不是太难的事。
但电缆线胶皮里包裹的是铜,很可能白天刚架好线,夜里就被人偷割了。
当然,解决此事也不难,朝廷立法严禁偷盗电缆线,并派兵沿线驻守即可。
虽说架设电线杆会牵扯到土地征用,但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可日后一旦有国外的学者来到大明境内,发现道路两边架起的电线杆之后,总归会发现天朝上国进行远距离通讯的秘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