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八章:巡洋正使的人选(上)(第 3/3 页)

    他想了想,补充道:“或可举荐其为巡洋副使。”

    朱高煦知道,历史上的海寿曾七次出使李氏朝鲜,也是朱棣信任的宦官之一。

    可韦贤说的十分有道理,若贸然让海寿做巡洋正使,必然是难以服众。

    朱高煦沉思了一会儿,听到马和提起海寿,他忽然想起历史上的尹庆曾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两次奉命出使西洋,或许可以推举此人。

    但是,他虽然曾与尹庆打过照面,可他不清楚此人根底,因此尹庆也不能作为巡洋正使的首先。

    朱高煦思索再三,在内心将尹庆给否了。

    “司礼监少监侯显如何?”

    马和想起一人,再次说道:“侯少监才智机辩,敢于任事,且行事颇有章法,亦得陛下赏识,以为亲信。”

    朱高煦听到“司礼监”三个字,脑海中不由得浮现了前世记忆里的一些影像片段。

    而能坐上司礼监少监位置的人,只有大明皇帝的亲信。

    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于六月下诏规定外廷体制曰:“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后于九月又定内廷机构,将其扩充为十二个监,均定为正四品,另有四司八局,于是便形成了宦官二十四衙门的规制。

    朱高煦知道朱元璋扩充宦官衙门的数量和提高宦官品秩,乃是为了加强内廷地位以达到内、外廷的相互制衡。

    至于取消原先内官监的独尊地位,使其与其他十一监品秩平等,是为了禁绝一家独大,实现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故而,朱棣继位之后,在法理上,内官监、司礼监、御马监等内府衙门是平级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御马监少监海寿,还是司礼监少监侯显,目前都是朱棣用来制衡外廷的亲信。

    所以,马和依然在朱棣的亲信宦官里挑选巡洋正使的人选,他本身就是宦官,自然对朱棣身边的宦官了解的多一些。

    “殿下,臣觉得不妥。”

    韦贤打量着朱高煦的脸色,发现对方情绪不高,便小心翼翼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