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二公子实乃大才(第 3/4 页)
道衍和尚听的眉头直皱,疑道:“莫非陛下已有属意之人?”
见朱棣点头,道衍和尚遂不再言语。
朱棣犹豫片刻,接着道:“高煦欲搅合此事,并且已动身入宫去了。”
道衍和尚闻言一愣。
“俺还答应了高煦,若他能顺利归来,必奏请父皇立其为世子。”朱棣语不惊人死不休,又道。
“立二公子为世子?”
道衍和尚瞪大了双眼,十分诧异道。
他觉得眼下发生的事太过离奇,简直违反常理,但仔细推敲,似乎又存在某种因果关系。
远的不说,前元便有册立太孙为储君的先例,魏晋南北朝更是有不少例子。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威压天下,独断专行,而能劝其改变主意的马皇后与朱标皆已病逝,道衍和尚觉得储君之位恐怕还真的会落入黄毛小儿朱允炆身上。
然而,纵使道衍和尚学究天人,能掐会算,也绝不会料到当今世上最大的变数就是燕王府二公子朱高煦。
只不过,道衍和尚有点糊涂,朱元璋很可能会认为朱高煦阻止其册立朱允炆的行为是朱棣授意,这一点,朱棣不可能想不到,但朱棣为何不阻拦?
就在道衍和尚心生疑惑之时,朱棣不答反问道:“大师可知皇家商行?”
道衍和尚道:“此商行乃是陛下为了主管茶马政而设,由已故的懿文太子于半年前一手操办而成,主事人乃驸马都尉欧阳伦。”
“因有皇家背景及各大地方巨商之承租契约,故而商行发展迅速,今商行分号已涵盖陕西、四川、云南、湖广等四省之地一百多个府县,老衲听闻商行半年收入可抵陕西一年赋税,却不知真假。”
朱棣面露玩味的笑意道:“皇家商行确是为父皇赚了许多银钱,换言之,皇家商行已成洪武二十五年父皇的最大善政。大师消息灵通,可知提出此商行最初构思的是何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