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杀鸡儆猴(第 2/4 页)
吴克忠拱手行礼道。
朱高煦皱眉道:“朕听说,你下令把城郊外方圆五里内的百姓都强行迁到了别处,让那些从原卫所中撤汰下来转为民兵之人冒充百姓住在那些房舍之中,有这事么?”
吴克忠正想开口解释,只听朱高煦又道:“朕知道你意在护驾,可朕不喜欢军中将领打扰老百姓,你知道么?”
吴克忠当然知道朱高煦的逆鳞在何处。
去年阳武侯薛禄之子长春卫指挥使薛文隆以不听军令纳粮为由,鞭打当里正致死,被乾熙皇帝责令自裁谢罪。
薛文隆死后,朱高煦下令命薛文隆胞弟薛文兴继任卫指挥使,继续镇守长春卫。
这件事之所以在当时没有引起大的风波,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来阳武侯薛禄乃是朱高煦最早的追求者之一,朱高煦不想让阳武侯薛禄见到薛文隆被定罪后腰斩,想给薛文隆一个体面的死法。
故而,办理这件事的相关人员都不敢胡乱嚷嚷,以防弄的人尽皆知,令皇帝与阳武侯都不高兴。
二来有洪武年间镇守广东的永嘉侯朱亮祖因罪被太祖皇帝鞭死的前例在,阳武侯薛禄之子被赐死已算皇恩浩荡。
因此,得知此事的文官也不敢说朱高煦赐死薛文隆不合祖制。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流传最广的就是恭顺伯所知的“乾熙帝逆鳞”,即武将不得插手地方上的司法、民政、税务等一切政务。
任何军中将领,无论是谁,只要犯了这一条,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凡是影响恶劣或致人死亡的,直接赐死已经算是最轻的处罚了,稍甚者会被处以枭首、腰斩,只有凌迟、五马分尸等才算极刑。
“微臣有错,愿领处罚。”
吴克忠连忙俯首道。
朱高煦问道:“你把那些百姓都迁到了何处?”
“臣把他们迁去兵营住去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