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震惊!肚子搞大了?(第 2/3 页)
于彦昭所言张骞从西域学回制作精钢之法,乃是有史料作为依据的。
“于卿所言有理,为我所用,才是王道,而非纠结是何种文字。众卿且看,此种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几个,向一面写,简单明了。”
朱高煦指着吴讷手中写了字母切音法的纸张,说道:“假如泰西字母是我华夏人发明的,大概尔等就不会说什么了。可问题就出在是外国人发明,我大明人学习。但是,外国人发明中国人学习的事情是早已有之的。除了于卿所说的两个例子,佛教便是从天竺传来,不也是流传已久了么?”
“泰西字母咱们大明用一下,是否就有损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严呢?朕看不见得!”
“朕认为,凡是外国好的东西,对我大明有用的东西,我大明就是要学,就是要统统拿过来,并且加以转化,变成我大明人自己的东西!”
他说到这里,特地加重语气道:“朕给这个过程,取了个名字,叫‘本土化’或者‘汉化’!就像佛教,早就成了我华夏的佛教。诸卿闲来无事时,可以琢磨一下朕说的‘本土化’与‘汉化’。”
“臣领旨。”
于彦昭当即躬身领命道。
“此事就这么定了,礼部替朕拟一道晓谕天下各省府教谕局的公文,命常科书院诸学子自下月起,上山下乡,完成朕刚才交代的几件事。”
朱高煦看向于彦昭,吩咐道:“记住,在实践中完善字母切音之法是其一,扫除一切淫祀野神是其二!”
“臣等领旨。”
以于彦昭为首的礼部众堂上官纷纷作揖行礼领命道。
随后,朱高煦登上丹陛,坐回龙椅,俯视群臣沉默了一会儿。
侍立在侧的康平见状,连忙扯着嗓子高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班!”
“陛下,臣礼部右侍郎黄淮有事启奏。”
黄淮躬身出列,作揖行礼道。
朱高煦道:“准奏。”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