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又要北征了(第 2/4 页)
朱高煦又问道:“草原人南下寇边?”
“奴婢不知。”李兴老实答道。
“康平,快,摆驾,去武英殿。”
朱高煦捏住左右两边的宽大袖袋,提起袍子迈开腿,疾步而走。
一刻钟后。
武英殿。
朱棣端坐在御桌之后,朱高煦侍立在御桌左前方,而在京的勋臣武将与六部九卿等高官分立两边。
“蒙元罪魁阿鲁台,又扶持本雅失里为部落可汗,朕派都督指挥金塔卜、给事中郭骥作为使臣前往,修书招抚,以示通好。可是本雅失里与阿鲁台竟然斩我使臣于和林,如今聚拢兵马,犯我边境,杀我军民,劫掠财物,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棣见文武高官及部分宗王已经到齐,于是高声说道:“朕决意发兵前往征讨,彻底铲除这两个逆贼!”
鬼力赤继汗位时,北元势力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个大的阵营。
瓦剌部是以阿里不哥属民后裔为主的西部卫拉特蒙古,居住在后世的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准噶尔盆地一带。
鞑靼部是以忽必烈系北元大汗直属部众以及东道诸王后裔部众为核心的蒙古人,居住在后世蒙古高原东部的鄂嫩河、克鲁伦河、贝加尔湖、呼伦贝尔一带。
这两大阵营为争夺蒙古高原的统治权长期斗争,使得北元的政权陷入了混乱。
而北元内部混乱,正是大明出兵剿灭北元的好时机,但彼时朱棣与朱高煦等君臣已经开始布局攻略西域,军需物资也已向西北调集,同时安南刚刚平定,朝廷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治理。
朱棣针对这种现实情况,不得不暂时采取怀柔政策,主动派使臣到北元,表示与之通好。
他以祝贺鬼力赤即大汗位为名送信,信上说:“比闻北地推奉可汗正位,特差朵儿只、恍然等赉织金文绮四端往致朕意。今天下大定,薄海内外,皆来朝贡,可汗能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使边域万里,烽堠无警,彼此熙然,共享太平之福,岂不美哉?”
同时也给北元重臣马儿哈咱、也孙台、阿鲁台致信表示:“以遣使往来意”。
不过,那时鬼力赤及阿鲁台正率部与瓦剌部马哈木激战,无暇顾及此事。
另一方面,在朱高煦的建议下,朱棣下旨安抚已经归顺朝廷的蒙古旧部,并且随时提防北元人的入侵。
也就是说,这两年来,大明对北元采取了两手策略。
当年,鬼力赤在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帮助下取得汗位后不久,阿鲁台就与鬼力赤和他的旧臣太师右丞相马儿哈咱、太傅左丞相也孙台产生了重大矛盾。
最后马儿哈咱弃主潜回了瓦剌故地,也孙台被阿鲁台所杀。阿鲁台与鬼力赤徙居海剌儿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河),东部蒙古恢复了故土。
去年六月,元裔本雅失里在忽歹达派出的军队支持下,亲自率军征讨鬼力赤以复兴北元。
然而,未及大军来到,由于鬼力赤与阿鲁台矛盾激化,鬼力赤被阿鲁台所杀。
在北元汗廷无主的情况下,阿鲁台于去年十月拥立本雅失里为北元大汗,其本人担任太师之职。
至此,本雅失里、阿鲁台成为了北元新的统治者。
本雅失里当时尽管实力比较薄弱,但因其是“元之遗裔”,得到了草原各部的大力支持。
而且当时本雅失里的好友忽歹达掌握了亦力把里汗国的大权,于是本雅失里与阿鲁台的野心膨胀起来,完全不把大明的使臣放在眼里。
“陛下圣明!那些前元蛮子,只认得神机营的火铳,认不得通好书信,必须发兵打残他们!”
魏国公徐辉祖朗声道。
朱高煦道:“父皇圣明,我大明若是一味地修筑长城,设要塞防御,便会将战场的主动权,拱手交给长于骑射的草原敌人,唯有取汉武帝之策,主动进攻,寻其主力,一举灭之,方可一劳永逸。”
朱棣看着殿内众人,高声问道:“昔日,汉武帝有卫青、霍去病,如今永乐一朝,谁能为朕领兵平叛?”
徐辉祖主动请缨道:“末将受封魏国公,食朝廷俸禄,不能白吃干饭,愿上阵擒贼,报效皇恩。”
“陛下,臣弟愿领兵出征,为大明雪耻,为四哥建功!”宁王朱权接话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