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意见不一(第 2/4 页)
金忠恭声道。
朱棣接着道:“至于太子奏请追封张玉、火真等战死的有功将士之事,兵部需要拟一份具体的名单呈上来。”
“臣遵旨。”
金忠躬身领命道。
“关于封赏有功将士之事,诸卿可还有想说的话?”
朱棣俯视殿内众臣,朗声问道。
朱高煦见无人说话,便再次转过身,向着朱棣鞠躬行礼道:“父皇,儿臣认为,坚守亦力把里城之战过后,安平伯李远论功当封郡侯。”
历史上,李远袭父职为蔚州卫指挥佥事,在靖难之役中燕军攻打蔚州,李远举城投降。
之后,他累功为都督佥事,封安平侯,禄千石,予世伯券。
在永乐七年李远跟从丘福出塞,至胪朐河,丘福贸然进军,李远苦谏丘福,丘福不听,导致最后大败。
当时李远率领五百骑突阵,杀数百人,马蹶被执,骂不绝口,死时年四十六,后来被追封为莒国公,谥忠壮。
历史被改变之后,李远以蔚州卫指挥佥事之职,奉朝廷调令,担任第三队援西大军的参将,到了西北后归西宁侯宋晟节制。
宋晟派火真援助张玉时,李远跟着火真立下了扫荡敌军伏兵的功劳。
不久,曹国公李景隆与淇侯丘福领兵与张玉部汇合后,举兵攻打吐鲁番城,李远立下了先登吐鲁番城的军功。
之后曹国公派信使快马送军报到朝廷,李远论功受封为安平亭伯。
此后,李远率领一队奇兵,绕到亦力把里城西部,助张玉、李景隆攻下了亦力把里城。
朱高煦认为,这一战,张玉、李景隆能够攻下亦力把里城,李远当居首功!
后来李远又配合张玉坚守亦力把里城,一直坚持到援军到来。
此战,若论守城之功,朱高煦认为张玉位居第一毫无疑义,而李远之功绝对要在战死的谭渊之上,位居第二。
毕竟,拿下亦力把里城与坚守住亦力把里城的意义都非同寻常。
亦力把里城是亦力把里汗国的王城,也是目前西域境内的第一大城,该城城内与城外四周村镇的人口加在一起,总计超过了十五万。
若是将该城势力控制下的整个伊犁河谷地带内的人口算上的话,恐怕得有二十万。
朝廷大军能打下亦力把里城,代表着明军拥有了攻下此西域第一大城的能力。
而守住亦力把里城,则表示明军同样拥有了固守西域第一大城的能力。
此番明军的攻城之战,与守城之战经过发酵宣扬之后,会在整个西域引发强烈的连锁反应。
这也是此后许多西域势力,听说明军来袭,选择望风而降的缘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