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章:温水煮青蛙(第 2/4 页)

    一条鞭法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而且对增加人口的作用有限。

    为了促进人口的增长,朱棣在永乐二年二月下诏“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次年四月,朱棣在朱高煦的影响下,终于施行摊丁入亩。

    这才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使得大明王朝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

    所谓摊丁入亩即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如此则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给无数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但耕地众多的官绅地主却必然要缴纳更多的田赋。

    “父皇,摊丁入亩之后,对安南的农民来说,朝廷的征税对象只是土地,无地少地的农民便可摆脱丁役负担,不用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对于这些原本可能会成为流民的人,朝廷可以把他们雇佣做工,或招募入卫所,专门替卫所兵耕地。”

    朱高煦不紧不慢的答道。

    朱棣问道:“若有安南人不服军管,聚众造反又该如何?”

    “为了削弱安南国人的造反力量,可以吸纳当地青壮,经过简单训练之后编为辅兵。”

    朱高煦从容应对道:“对于这些辅兵的安排,儿臣也想好了,先全部转运到应天境内训练,让他们见一见我大明江南的繁荣,然后择其优者抽调至西北或北疆担任战兵,其余运回安南,转为地方卫所兵,专门负责剿灭安南境内的不服或贼寇势力。”

    “刚才父皇说了,倘若在安南推行摊丁入亩,那里的豪强大族可能会造反,便让这些安南兵去剿灭那些反叛势力,再把获得的土地分给无地的百姓。如此,朝廷又可以得到一批百姓的民心。”

    “三年之后,那些因分田或成为卫所兵而受益的安南人,将会成为拥护朝廷郡县安南的坚定支持者。因为这些人当中,青壮皆是有田有粮有军职的卫所兵,而老幼妇女则会为了分到手的耕田站在朝廷这一边。”

    “届时,朝廷郡县安南,则成为大势所趋。若有野心之辈,扯旗造反,不需朝廷派兵,仅出动安南本地卫所兵即可镇压。毕竟,已经到手的富贵,谁会不珍惜呢?”

    “儿臣也想过直接在安南推行均田,但如此做的话,必然会激起当地官员的强烈反抗,这并非上策,因此才想到用摊丁入亩、吸纳青壮等策略,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郡县安南。”

    朱棣听到这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用欣慰的目光看着朱高煦,难掩喜色道:“当初你皇爷爷指定由你作为朕继位后的太子,显然是极其英明的决定。朕纵观史册,实在想不到,有哪个王朝的太子可比肩你的才具!”

    “父皇过誉了。”朱高煦道:“儿臣不过是提前做了一番苦功罢了。”

    就这样,次日朱棣看完一众宗王及朝臣对管理安南的建言奏本之后,随即又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采用朱高煦“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来管理安南。

    于是,在六月十七日的早朝上,朱棣颁布了一道暂时对安南实行军管的圣旨,并昭告天下。

    散朝后。

    武英殿。

    “保儿,你知道朕为何让你坐镇太仓么?”

    朱棣负手而立,看着地球仪上的太仓问道。

    他的左侧站着朱高煦,右侧站着督漕总兵官兼太仓卫指挥使平安。

    平安躬身道:“回陛下,刘家港属于太仓治下,而太仓又是朝廷存储粮食的军事重镇,臣镇守太仓,是为陛下镇守大明的粮仓。”

    “不错,太仓之重,一为粮仓,二为刘家港。此港起于南宋,兴于前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不是吧君子也防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红楼琏二爷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斗罗创办魔法学院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武道凌天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明末:帝国崛起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穿越兽世当神棍 大汉帝国风云录 希腊神话 炮火弧线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